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呼吸科门诊141例应用柴朴汤患者的资料,主要探讨柴朴汤中用或不用党参、大枣的疗效对比;若存在疗效差异,则进一步探讨应用党参、大枣的适用指征;柴朴汤应用的常见症状;兼以探讨应用柴朴汤的发病人群的年龄及性别差异、发病季节、既往疾病史、常用药物加减等,旨在为柴朴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柴朴汤减味方方证调查表》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2.既往疾病史3.疾病的诊治经过4.就诊时的肺系症状、全身系统症状、舌苔脉象、女子的月经史及处方用药。并根据是否应用党参、大枣分为2组。柴朴汤中不用党参、大枣的为实验组,观察其应用前、后症状的变化,7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不限,但主要观察前3个疗程;柴朴汤中应用党参、大枣的为对照组,观察其应用前、后症状的变化,7天为一个疗程,疗程不限,但主要观察前3个疗程。判断其症状变化情况,以调查问卷记录的症状、处方及服该处方后的症状变化为依据,综合考虑。并根据应用柴朴汤显效的病例进行数据统计,探讨柴朴汤应用的常见症状。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并利用统计软件检验其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柴朴汤的常见人群女性(68.25%)多于男性(31.75%)。2.柴朴汤应用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50.43±17.28岁,3140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25.40%,其次为5160年龄组(23.02%)。3.应用柴朴汤的高发季节为11月份(21.43%)4.应用柴朴汤的患者既往病史中,咽炎(42.06%)最常见,其次为过敏性鼻炎(33.33%)、胃炎(26.98%)、高血压(19.05%)。有过敏史的占总病例数的26.20%,而在有过敏史的患者中,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最多,占有过敏史患者的36.36%。5.应用柴朴汤的患者就诊原因多为咳嗽(96.03%),其次为咽部不适(95.24%)。咳嗽多为阵发性,夜间咳甚,遇冷咳,痰色白,质粘难以咯出。咽部不适主要表现为咽干、咽中痰堵或咽部异物感。6.应用党参、大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当患者有腹胀、便溏症状时,尤其需要加用党参、大枣。7.根据应用柴朴汤显效的病例,得出应用柴朴汤的主要症状:咽干、夜间咳、遇冷咳、痰色白、质粘、难咯出、喘息、气短、口苦、口干喜热饮、咽中痰堵、头晕、腹胀、心悸。女性未绝经患者中,月经多延期,色暗,量少。舌体多为胖大或齿痕舌,舌苔多见薄白苔,脉多见弦脉(71.43%),其次为细脉(61.90%),滑脉(56.35%)8.应用柴朴汤治疗疾病时,最常用加减药物是生石膏(77.78%),表明柴朴汤多合并有阳明经病证。9.应用柴朴汤的患者病机多有易感外邪、向里热内盛转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