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东汉名医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奠定了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其中《伤寒论》以六经为基础来辨别临床上的疾病,虽未明确提出情志病症的治疗思想,但其中仍有许多与情志相关的条文。本课题通过对仲景《伤寒论》六经中的情志病症进行研究整理,总结六经中情志病症的致病因素和特点,为临床中对情志疾病的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搜集《伤寒论》六经病中所有条文论述的情志病症,并将其列出进行分析。查阅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相关条文的论述,总结该条情志病症的致病特点。再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精神、情志、心理病症相关的期刊论文,检索时间从2000年至2020年3月。对搜集到的文献、期刊、论文进行分析整理,将《伤寒论》中相关情志病症以六经为目进行分析,并总结六经中情志病症的致病因素及特点。结果:太阳经情志病症包括言语、行为、睡眠、情绪、意识的异常,以情绪的异常最为多见。且太阳经情志病以热证为主,其病因包括:太阳病误治使火热内盛、上扰或与痰水互结;本经病病重药轻;太阳病邪直入血室;太阳病误治伤阳太过;太阳病误治使阴阳两虚;太阳病邪入少阳或风寒湿邪为困。阳明病所论述的情志病症主要为言语、行为、睡眠、情绪、记忆和意识的异常表现,以情绪的异常为主要表现。阳明病情志病亦以热证为主,其病因包括:阳明经里热炽盛;阳明热盛误治亡阳;阳明热盛,血热互结;误治后亡阳、亡阴。少阳病所论述的情志病症表现为言语、行为和意识的异常,并以行为异常最为多见。少阳病之情志病症亦为热证,其病因包括少阳胆热内扰;肝胆气郁。太阴病之四肢烦疼为风邪直中太阴所致。少阴病所论述的情志病症包括言语、行为、睡眠和情绪的异常。少阴病之情志病以虚热、虚寒为主,其病因包括:少阴病误火;少阴病热化、寒化;阴盛阳衰;阴阳离决。厥阴经所论述的症状包括言语、行为、情绪和意识的异常,且以情绪异常为主。厥阴病之情志病症以虚热、虚寒、上热下寒为主,其病因包括:邪热初传入里;阴盛格阳;上热下寒或胸中痰实;邪入厥阴热化;阴盛而阳虚不甚。结论:通过对六经中情志病症的研究,可知仲景对情志疾病的治疗仍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未针对某一情志病症提出其专门的治则,而是从六经阴阳气血的传变进行辨证,以法治之。大多情志病症并不专属于某一经,故临床治疗情志疾病时,仍需仔细辨别,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