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D-SCDMA通过上下行时隙的分离实现了时分复用,特别适合分组数据等不对称业务。为了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更好的用户体验,3GPP标准组织在R5版本中引入了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s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在R6版本中又引入了HSUPA (High Speed Uplink Packages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使得用户上下行速率分别达到2.2Mbps/s与2.8Mbps/s。而为了达到以上高速率要求,HSUPA引入了上行增强传输信道E-DCH,同时采用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HARQ (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快速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和基于NodeB的上行链路分组快速调度等。其中,AMC技术引入了16QAM等高阶调制,实现了终端根据传输环境自适应调整数据的调制方式与传输码率,但同时也对最大发射功率的峰值指标与测试方法造成了一定影响。16QAM调制相对QPSK调制能提高一倍的传输速率,但也会提高信号的峰均比,从而提高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造成额外的带外干扰并影响信号的接收与解调性能。本文分析影响信号峰均比大小的几大因素,归纳了解决峰均比问题的相应方案,主要包括:较低峰均比调制技术、峰均比抑制技术、功放线性化技术,讨论三类技术对应的适用场景。基于功放线性化技术中的功率回退技术,本文给出了可用于TD-HSPA终端上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TD-HSPA终端的峰均比问题。方案通过Matlab、ADS搭建仿真平台;摸拟了数据在物理层编码、调制、扩频、扰码,最后经过功率放大器发射的过程;统计发射信号的峰均比等相关参数,结合实际商用终端测试数据,计算出了TD-HSPA终端需要进行的功率回退数值,并进一步仿真验证了影响LTE终端峰均比的几种因素。此外,本文分析了现有3GPP规范中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测试方法在应用自适应调制技术时的局限性,探讨了该方法在16QAM调制下将会导致测试失败的问题,论证了采用E-TFCI (E-DCH TransportFormat Combination Identifier:E-DCH传输格式组合指示)作为测试指标的新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