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利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红枫湖PFU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参数、功能参数,以及种类损伤法进行室内毒性实验,对红枫湖水体水质进行生态评价。 1)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作者以红枫湖为生境,研究了红枫湖PFU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的结果是:共检出原生动物216种,其中植鞭毛虫46种、动鞭毛虫20种、肉足虫63种、纤毛虫87种。红枫湖的原生动物群落的结构参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同一季节红枫湖的结构参数则是北湖>南湖。结构参数的变化所反映出来的红枫湖水体水质状况由好到差的顺序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同一季节红枫湖的水质是北湖总体好于南湖。经过红枫湖水体自净作用,红枫湖出水口的水质好于进水口的水质。 2)红枫湖原生动物的功能参数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同一季节红枫湖的功能参数是北湖>南湖。结构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结构参数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功能参数所反映的红枫湖水体水质与结构参数所表现的水质是相吻合的。当外界存在胁迫时,PFU原生动物群落的群集速度和群集的种数都会下降。 3)本论文首次在贵州高原岩溶湖泊中进行微尺度群落级毒性试验一种类损伤法的试验验证工作。利用红枫湖冬季南湖和北湖的PFU原生动物群落进行CuSO4种类损伤法毒性试验,结果是:红枫湖南湖的CuSO4效应浓度EC5、EC20、EC50分别为0.0715ppm、0.3117ppm和1.4588ppm,北湖的相对应浓度是0.0330ppm、0.1919ppm、1.2178ppm。该结果符合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证明利用该方法对岩溶湖泊—红枫湖水体进行监测的可行性。该试验的结果是冬季红枫湖北湖水质好于南湖,与通过MacArthur-Wilson群集曲线法所反映红枫湖冬季南湖和北湖的水质差别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