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建设的影响——以贵州凯里西江苗寨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u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我国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十分重要,而民族旅游发展为我国民族地区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的助推器。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民族旅游与社区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族旅游发展对社区建设影响的现状,以查阅文献为基础,以问卷调查为重点,以深度访谈为补充,以贵州省凯里市西江村为调查试点,收集文献资料。笔者首先简述西江历史文化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西江社区建设的实践。深入分析民族旅游发展对社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方面,民族旅游发展优化社区经济产业结构,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方面,完善了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治安良好,旅游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流动,使得社会分层逐渐显性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文化方面,一方面民族旅游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重拾和弘扬,提高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民族旅游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凸显,文化的商品化现象严重;环境方面,民族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使得当地的空气质量下降、水源污染现象较为明显,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西江民族旅游发展对社区建设影响,指出民族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转变了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亲密的人际关系网络;随着社会结构的逐渐开放,社会流动频繁,社会分层显性化;文化涵化和商品化的现象在民族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受到重视;旅游发展对民族社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在民族旅游开发的同时应该注重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民族旅游发展背景下西江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指出:政府推动和社区参与相结合,为民族旅游和社区发展注入动力;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社会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和谐;提高民族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社区建设,但民族旅游只是影响社区建设的一个因素,要加快民族地区社区的建设的进程,既要充分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又要加强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其他文献
在现代风险社会背景下,准确理解社会风险的产生、发展及治理逻辑,对社会风险现象进行合理解释,不仅有助于社会风险本身的解决,而且有助于预见由社会风险及风险治理带来的社会问题
从2000年开始,景天魁教授提出作为社会政策理论的“底线公平论”,并阐述底线公平的三个制度性内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为我国研究
家务劳动作为维持家庭成员生存的重要方式,是一个人对家庭必须承担的义务,是每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因。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劳动领域,曾经被认
本论文深入分析了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新媒体介入网络后,公共领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变化。网络媒介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塑造社会关系,甚至改造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权力结
湿地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示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指标。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在区域尺度上对湿地植物进行多时段综合观测,识别湿地植物类型,并对植物生物量
本研究以湖北省大冶县陈贵镇1957-1964年的档案材料为基础,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考察了湖北省大冶县矿山人民公社在整风运动背景下建立和运作的过程。研究发现:在这场具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