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在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两种典型偶联反应:a-乙酰基二硫缩烯酮在TiCl4催化下的C-C偶联反应和2-碘代硒苯与2-唑烷酮在CuI催化下的C-N偶联反应。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在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两种典型偶联反应:a-乙酰基二硫缩烯酮在TiCl4催化下的C-C偶联反应和2-碘代硒苯与2-唑烷酮在CuI催化下的C-N偶联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在B3LYP/6-311G*水平下计算了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口碳原子在TiCl4催化下酰化反应的反应通道,优化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通过振动分析结果验证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真实性。同时也研究了无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机理。同时采用了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对各个驻点进行了单点能计算以模拟在CH2Cl2溶剂中的反应过程,并且应用了自然轨道理论(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了这些物质的成键特征和轨道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显示该反应在TiCl4催化情况下的活化能小于没有催化剂情况下的活化能,这证明了在TiCl4催化剂参加的情况下有利于此反应的进行,溶剂效应也较大程度地降低了此反应的活化能。
我们还在B3LYP/6-311G*水平下研究了铜催化剂作用下2-唑烷酮与2-碘代硒苯发生C-N偶联的反应机制。设计了一个催化循环机制,优化得到了过程中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结构。计算研究结果显示该反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反应经历五步反应完成。催化是通过铜与2-唑烷酮上氮配位开始,整个过程中铜催化剂为偶联反应起到了一种桥梁作用,避免了无催化剂作用时直接偶联的四元环高张力的过渡态从而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更易进行。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过渡金属催化剂有利于这类反应反应的进行,并揭示了有效催化作用产生的机制。
其他文献
类石墨烯二维材料MoS2,由于其新颖的结构特性和独特的物理性质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场效应晶体管、新型光电器件和自旋电子器件、传感、催化与清洁可再生能源等诸多领域。然而,在
尖晶石型氧氮化铝(γ-AlON)是Al2O3-AIN体系中的一个稳定存在的单相、立方固溶体物相。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因而成为颇具潜力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新型材料。透明γ-A
钛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用作人体植入材料,但仍存在弹性模量高、含Al和V有毒元素等不足,近年来,开发弹性模量更低、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新型医用β钛合金,成为生物医学金属材
6月25日至9月27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青海省文化馆协办的“黄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费季 暨端午消费周系列文艺演出在西宁市新宁广场陆续上演.
作为一种热阻材料,热障涂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上,但是热障涂层的裂纹萌生扩展而剥离失效会直接导致涡轮叶片的破坏,进而威胁到整个发动机的服役,严重制约了热障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但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中,改性效果随时间推移发生部分衰减,严重制约了此技术的推广应用。本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及化石能源的枯竭和其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对新能源及新储能设备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下,超级电容器以其环保、高功率密度、寿命长和快充放电速率等优点成为研究的主流。金属氧化物正以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比容量高等优点逐步取代碳基电极材料。然而,金属氧化物材料的低导电率和循环寿命短是其不足,这些缺陷影响了其作为电极的性能。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
在汶川-芦山两次强震作用下,先天脆弱与高风险并存的山区县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理单元,雅安地震灾区环境地理信息存在离散度高、可变参数多、收集难度大等现状,对这些信息数
P2型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价格低廉、原材料丰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是锰系P2型层状结构正极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1)钠离子半径(1.02?)是锂离子(0.70?)的1.5倍左右,较大的离子半径,影响了Na+在晶体结构中的脱嵌,从而影响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2)锰基层状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导率较低大的电流下,存在严重的极化,会阻碍Na+和电子在结构中迁移。(3)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