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患病人数日益增多。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大国,据统计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1.2亿,老年痴呆患病率达3-8%,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占60%以上,约占世界患病人数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发展,60年后患病人数将达到2000万左右。该病不仅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也对患者家属和整个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阿尔茨海默病以神经原纤维缠结、大脑皮质和海马CAⅠ区的老年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还不十分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及措施。近年来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损伤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退行性变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持续的氧化应激可能诱导细胞、DNA修复系统的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都被认为是老龄化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促进因素。已有研究显示,氧化效应的失衡和神经元损伤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和进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全世界每年有8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历全身麻醉。吸入麻醉药异氟醚是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之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相关浓度的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可明显增加β淀粉蛋白在脑内神经元细胞的聚集程度,促进神经元细胞凋亡,加剧其神经病理改变,但其机制是否与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损伤有关、其精确的信号通路和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海藻糖是一种天然的细胞保护剂,近年来,因其性质稳定、天然无毒害的细胞保护作用特点而成为国内外食品医药研究的热门领域。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海藻糖能够减缓脑内神经细胞磷酸化tau蛋白和Aβ蛋白的聚集程度,改善转基因AD鼠在行为学方面的缺陷效应,从而具有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但海藻糖能否减轻或治疗异氟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毒性效应尚未明确。因此,加强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探讨异氟醚对海马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海藻糖的干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吸入全麻药异氟醚对转APP基因小鼠的海马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和海藻糖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12月龄转APP小鼠分为4组(n=15):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异氟醚组(Iso组)、海藻糖组(Tre组)、异氟醚+海藻糖组(Iso+Tre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Iso组,小鼠给予1.4%异氟醚麻醉2 h;Iso+Tre组,在麻醉前30 min给小鼠腹腔内注射海藻糖400μg/kg,后进行1.4%异氟醚麻醉,时间2 h;Tre组,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海藻糖400μg/kg。部分小鼠麻醉后24 h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部分小鼠在麻醉后6 h杀鼠取双侧海马组织,一侧海马制备脑组织匀浆,应用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DCFH-DA)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另一侧海马制作脑组织切片,应用TUNEL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SOD、GSH-Px、CA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空间探索时间明显缩短(P<0.05),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海马ROS水平明显增高(P<0.05),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与Iso组相比较,Iso+Tre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时间明显延长(P<0.05),海马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SOD、GSH-Px、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吸入麻醉药异氟醚能够诱导转APP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加剧海马氧化应激损伤,海藻糖能够通过抗氧化作用来拮抗异氟醚的神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