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多糖对丙烯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丙烯酰胺致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作用的拮抗作用,初步探讨枸杞多糖对丙烯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拮抗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丙烯酰胺100mg/(kg.d);高剂量拮抗组:丙烯酰胺100mg/(kg.d)+枸杞多糖(200mg/kg.d);中剂量拮抗组:丙烯酰胺100mg/(kg.d)+枸杞多糖(100mg/kg.d);低剂量拮抗组:丙烯酰胺100mg/(kg.d)+枸杞多糖(50mg/kg.d)。丙烯酰胺染毒、枸杞多糖给药采用灌胃方式。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连续28天。给药结束后,禁食24小时,摘除小鼠眼球取血,处死小鼠。1.称重小鼠附睾、睾丸,计算附睾、睾丸脏器系数2.显微镜计数小鼠精子畸形率。3,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血清睾酮(T)。4.吸光光度计测定并计算小鼠睾丸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5.检查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6.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7.原位杂交检测小鼠睾丸组织端粒酶蛋白表达。8.TUNEL法检测睾丸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1模型组染毒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附睾、睾丸脏器系数降低,精子计数减少、活动率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睾酮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睾丸中 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睾丸病理学改变;凋亡相关蛋白 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降低、睾丸细胞凋亡增高、端粒酶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3拮抗组剂量拮抗组与模型组比较,附睾、睾丸脏器系数增高;精子计数、活动率无差异,精子畸形率降低;睾酮水平增高,(但低剂量拮抗组无统计学意义);睾丸中 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睾丸细胞凋亡阳性数目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降低(但低剂量拮抗组无统计学意义)、Bcl-2表达增高;睾丸病理检查损伤积分降低;端粒酶表达升高(但低剂量拮抗组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进一步证实了丙烯酰胺对于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2丙烯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引起睾丸组织氧化损伤;诱导睾丸组织细胞发生了显著的诱导性凋亡。3枸杞多糖具有拮抗丙烯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4枸杞多糖拮抗丙烯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可能机制为:抗氧化作用降低睾丸组织氧化损伤,调控BAX、BCL-2蛋白及端粒酶的表达,阻断凋亡途径,抑制生精细胞发生凋亡。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针对随机过程课程特点,结合目前“随机信号分析”的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关于“随机信号分析”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改革思路,并给出具体实施办法。通过改革,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研究素质与创新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随机信号分析;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临床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贵州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近几年来宫颈癌已经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迫切需求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及基因调控相关因子表达的手段进行理解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