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栽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型红豆杉的优良品种选育和造型评价,总结出了红豆杉的栽培管理措施,并根据专家意见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景观型红豆杉优树的评价体系,据此筛选出了景观价值较高的优树并采用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造型的效果进行了反馈评价。研究的结果如下:1.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能够形成侧方遮荫的名人植树园内进行整地并栽植红豆杉,并且结合修剪、施肥、松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栽培管理的红豆杉,结果表明培育景观价值高的红豆杉关键在于根据生长时期采取恰当的修剪方法并结合施肥等辅助措施;采用扦插方法对景观型红豆杉进行繁殖,共剪取插条500根,其中生根条数为456根,生根率达91.2 %。。2.应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红豆杉自身的观赏特性和所选材料的生长特点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建立了景观型红豆杉的优树评价体系。现阶段比重较高的评价因子为枝叶浓密度、树冠形状、叶片颜色和树体高矮变化,分别为0.1567,0.1069,0.1567和0.1933。根据这一模型,共筛选出景观型优树三组,分别为8号、15号、27号,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等级达到一级,其余则全为二级。3.采用俞孔坚的BIB-LCJ,对各群体的美景度量值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各美景度量表都呈正态分布;建立各评价群体对各造型的美景度量值表,并对各美景度量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体的评价结果之间存在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6。最后对红豆杉造型进行总体综合评价,由此得出审美群体对符合“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项原则的红豆杉造型评价很高,适于在今后的造型设计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