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场所中良好的人际互动是组织正常高效运作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在组织中是一种普遍而高发的问题,是一种低强度、伤害意图不明显,但违背人际交往相互尊重原则的越轨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给组织及员工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以往很少有研究探讨为何不同个体遭遇到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后,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情绪、态度和行为。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大五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大五人格对于不文明行为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期为管理者开展对不文明行为的危机预警和预防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据方便取样原则抽取了湖南省内私营企业463名员工进行调查,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层级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得出以下结论:⑴不文明行为在工作场所中普遍存在。具体而言,孤立疏远、敌意对待和滥用权力的不文明行为发生更为频繁;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⑵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各维度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不文明行为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面影响。⑶神经质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着显著负面影响,外向性和责任感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面影响。⑷神经质、外向性和宜人性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起调节作用,高神经质和高外向性会增强不文明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负面影响,高宜人性则会削弱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