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由原子核以及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半径虽然只有原子半径的1/500,但是却聚集着原子中几乎所有的质量,因此,原子核内部的密度极大,自然界中只有中子星,黑洞等致密星体才能达到这个密度。核子之所以能聚集在那么小的空间里而且不容易被分开,就是因为核子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粒子物理中研究这种强相互作用主要用到量子色动力学(QCD)。QCD是以非阿贝尔规范对称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用于描述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相结构,如强子相,QGP(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色超导相等。所谓的QCD相变,其实是系统对称性的改变,如:手征相变,色超导相变,π超流相变等。QCD中一个有趣的课题就是研究相结构,确定相边界及临界点。本文主要利用描述强子相的QHD模型和描述夸克相的NJL模型,研究有限温度有限同位旋化学势和重子化学势下强子相与夸克相的相变线随温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首先,在相对论平均场近似条件下利用NJL模型拉氏量导出由夸克组成的多粒子系统的热力学势,得出能隙方程。然后,利用QHD模型导出核子场的物态方程,结合平均场近似下的的场方程计算出核子有效质量,压强等物理量随温度化学势的变化关系。最后根据强子相与夸克相一级相变的相平衡条件,画出相变线并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