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目前总数已占到全部企业总数的99%。90年代以来,工业新增产值的76.70%由中小企业所创造,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发展经济、提供就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种种违背经营伦理的行为不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财务失真现象不止;企业债务问题增多;合同违约欺诈不绝;生态污染日益严重等等。
本文在对企业经营伦理一般理论及其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经营伦理是商业的灵魂,是兼顾到社会、企业和人的多方利益的价值理念和职业操守。并且通过对个别企业案例的分析指出我国中小企业伦理缺失的原因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外在原因在于产权制度不够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不力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而内在原因则在于企业经营理念偏激、管理者道德素质不高及员工缺乏伦理意识。企业经营伦理的缺失尽管短期内满足了企业经济利益的追求,但这种行为不仅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严峻挑战,同时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伦理缺失的成因提出了六大对策,分别是提升管理者的伦理素质;提高员工的伦理道德水平;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健全法律体系以及规范政府行为,为促进和完善中小企业经营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