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及整个非洲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埃及“1.25革命”的发生,在埃及乃至中东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研究这场“草根族”“出人意料”的“颠覆政权”的过程,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紧密结合“1.25革命”事件,在阅读了大量中外研究材料及走访埃及问题资深专家后,经过思考和梳理,多角度、多侧面地透视剖析了“1.25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并试图理性地预测伊斯兰势力在后穆巴拉克时代的走向与发展。首先,本文用实证研究法,从三方面提出了埃及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一)、政治上:威权政治的推行,选举的不透明,警察权力的无限扩大,粗暴的执法态度与政治的腐败;(二)、经济上: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实施,使大规模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私有化,加大了贫富分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等社会民生问题,但当权者却漠视民众的诉求;(三)、政治转型与民主化进程,所产生的宗教矛盾。因此,本文认为:埃及“1.25革命”,在无“运动领袖”、无“运动纲领”、也无“运动目标”的情况下,十八天就颠覆了穆巴拉克政权,乃是社会积弊的沉淀之果,而非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所致。此外,促成埃及革命迅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出现。其次,本文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了“1.25革命”带来的世界范围之影响。如,它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格局,使沙特、卡塔尔和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开始增强;它也使欧美国家面临着新的挑战,迫使美国改变对埃政策,不得不采取控制埃及“民主运动”走向,用“军事援助”的手段,拉住“军方”,遏制“政治伊斯兰”势力膨胀等策略,来维护其在埃及和中东的利益。另外,本文也论述到另一个事实:即“1.25革命”从最初迷茫的革命运动,到伊斯兰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与掌权,并没有使埃及实现真正的民主,相反,却演变成了各党派、各宗教势力的博弈。因此,可以说,埃及民主化道路的进程还是漫长的。综上,埃及“1.25革命”,是长期的社会矛盾和民怨积淀所致。这场“街头运动”的结果,奠定了一个民主框架结构的基础,虽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转型,还需时日,如一些中东研究专家所预言,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内,大动荡与大变革将成为埃及的主旋律。但是,它给我们的启示却是多方面的。它在社会运动的理论研究上,作为现代运动史上的“典型案例”,具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