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关中平原上的一个城市公园为调研点,以该空间内日常生活的群体建构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区隔的生活为切入点。试图为当代中国城市居住者在公共空间中发生的复杂且多样的日常生活,提供一种新的描述与解读。作为一种新的可能——区隔的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生活。在铜市公园中,群体生活建构的过程主要有两种形成方式:一、基于口头话语差异的形成方式;二、基于身体话语差异的形成方式。简单来说,在口头话语差异形成的群体中,基于谈话内容和语言风格的差异又形成了两小类四小种不同的群体,即聊家常群体和聊大事群体,口语化表达群体和书面化表达群体。在身体话语差异形成的群体中。基于动作的幅度、身体的姿势以及他者的感官形成了广场舞群体、蹲聊群体以及其他群体。在当前公共空间内,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区隔的生活系统是意趣/文化系统、职业/制度系统、家庭/亲属系统、空间/自然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区隔生活秩序的形成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实现的。在铜市公园的日常生活中,这五大系统对区隔生活秩序的影响,通过五个子系统的结构差异影响得以实现,它们分别是谈话内容、语言风格、动作的幅度、身体的姿势以及他者的感官,它们有差异的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直接影响了区隔生活秩序的形成。在这样的机制中,区隔生活系统不断形成着新形态。铜市公园中的日常生活发展过程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不断被建构着的群体是行动者自身的生命史,也是社会的变迁引起的波澜在行动者职业的压力、生活的苦闷、家庭负担中震荡的结果。区隔生活系统的建构隐喻着个人生活的新秩序,即区隔的日常生活秩序的形成。但是,这个秩序本身也有自己的困境,即区隔生活系统是行动者对宏观事物控制的反抗的工具,然而区隔生活系统本身是宏观事物作用的产物,这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同时,分化中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事物之间存在利益联合、矛盾冲突以及前两者混合的三种情况。这些都使得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变的日益复杂,也使得人真挚的情感和多元的价值变动越来越珍贵。研究最终得出三个基本的认识:第一,铜市公园中的生活秩序既不是初民社会的乡土逻辑,也不完全是现代公民社会中公共空间生活的逻辑,而是实践中的区隔生活系统秩序。他既是本土生活逻辑的延续,又受现代性世界的影响。第二,区隔生活系统是实践的过程,在与意趣/文化系统、职业/制度系统、家庭/亲属系统、空间/自然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产生了特定的区隔生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意趣/文化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第三,当前个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是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是国家话语、工业经济不断深入个人日常生活后碰撞、交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