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超竞争时代的来临,传统追求功能“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模式已不能动态适应环境变化。在此背景下,虚拟企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企业不断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现有学者大多从动态联盟视角研究虚拟企业,对于虚拟企业是组织类型还是组织策略存有争议。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忽略实施主体或基础环境,缺乏企业发展战略及自身能力有效实施虚拟企业的机理研究,致使陷入虚拟企业研究困惑,且虚拟企业理论对我国企业的实践指导性并不强。因此,从组成虚拟企业的盟主战略视角区分与界定虚拟组织与虚拟企业,研究盟主如何发挥自身能力有效实施虚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在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盟主战略视角区分与界定虚拟组织和虚拟企业,把虚拟组织作为盟主获取竞争优势的全新组织形式,虚拟企业则是盟主在形成虚拟组织的基础上响应市场机遇所实施的一种临时性组织策略。同时,构建由市场机遇、盟主、成员企业、虚拟企业、核心资源和虚拟资源这六个核心要素构成的企业虚拟组织资源整合模式。
然后,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了企业虚拟组织能力的概念,并根据Scholz(1996)企业虚拟化的三维定义,结合企业虚拟组织三阶段战略过程,从战略形成维、组织维和策略维构建企业虚拟组织能力的结构模型,分析企业信息化和业务外包水平对企业虚拟组织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
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来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得出的结论认为:企业虚拟组织能力结构模型具有良好效度,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业务外包程度对企业虚拟组织能力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