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粉丝群体的组织架构、活动实践等都产生了变迁。那么,当下的粉丝群体究竟呈现着怎样的架构?粉丝群体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准入界限?粉丝群体又是如何实现周密的管理和组织运作功能?重大事件的发生对粉丝群体具有怎样的影响?粉丝群体又会在过程中作何反应?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以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两种研究方法,以当红偶像鹿晗的粉丝群为研究样本,对鹿晗粉丝群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观察,对拥有不同属性的20位粉丝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研究发现,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展让粉丝之间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迅速实现彼此联结。“对鹿晗的喜爱”成为维系粉丝与粉丝之间关联的情感契约,在借助媒体实现自我与偶像的观照、自我与其他粉丝的观照过程中达成身份认同。在此基础上,围绕“鹿晗吧”和“鹿晗国际粉丝后援会”两大组织形成了鹿晗粉丝群,群体间信息的传达、活动的策划执行等大部分依靠社交媒体进行公开。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让鹿晗粉丝群的规模得到极大扩张,但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也增加了非粉丝进入群体的可能,所以,为了便于管理,鹿晗粉丝群也设定了群体准入界限和群体行为规范。这也保证了在遭遇“鹿晗公开恋情”这样的突发事件冲击之后,虽然粉丝群在数量规模和人员构成方面有所变动,但在整体上依旧能够维持着一定的内在稳定性。本文希望借对鹿晗粉丝群的研究能够揭开粉丝身份认同、群体构成、组织运作等问题的冰山一角,并以较具时新性的案例对以往学术界的研究进行补充,从而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粉丝世界,并为将粉丝力量转化为粉丝经济的现实操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