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情对人们而言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现。当代小说中人们的爱情观发生了巨大转变,尤其是女性爱情观。在新中国小说中,爱情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此时女性爱情观处于被扭曲状态。不仅女性意识被遮蔽,造成女性形象男性化,而且道德也被政治化。爱情不再成为个体之间的小我情感,而是被放大为家国大爱主题的革命情感。进入新时期后,政治渐渐不再成为人们生活中唯一的主题,人们重新燃起对爱情的渴望,认同婚姻中应当有爱情的位置。此时爱情开始回归个体的人性情感。伴随政治化的旧道德消去,逐渐形成了爱情新道德,但由于道德回归个体化,这种新道德尚处于混乱的状态。加之身体写作开始兴起,此时女性意识从被遮蔽走向回归,新时期女作家们开始打开女性身体之门,对女性隐藏的欲望进行深层书写。在“沉重”与“轻逸”的伦理选择中,现代人对爱情的定义越发困惑,也造成这一时期文学爱情叙事的多元景观。通过比较文学作品中呈现的爱情观,去研究女性爱情观转变的深层原因及影响,这对当今社会有极大的现实和反思意义,对人们的精神、情感走向也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致力于从道德、情感、身体三种角度去研究当代小说女性爱情观的转变,以及转变给文学带来的影响。第一章是从小说道德叙事角度探析爱情观的转变。进入新时期后,政治化的旧道德逐渐消去,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新道德的确立。然而新道德多以个人化道德体现,尚处于混乱状态,同时这种道德叙事转变也体现出文学特定的教化功能。第二章则注重从小说情感叙事层面研究爱情观的转变。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对意识形态化的情感书写渐渐减少,个体的人性情感得以诉说,爱情在人们心中走向回归。当爱情的位置被肯定后,爱情又受到了来自世俗等多方面的影响。女性爱情观转变的同时也建立起以情感为美和以真实为美的文学审美原则。第三章从小说身体叙事角度探究爱情观的转变。通过比较新中国时期与新时期人们对女性身体观念的变化,使女性隐蔽的深层欲望得以展现,昭示着女性意识回归。人们开始逐渐探索爱情的本质,在爱的消解与迷失中继续探索爱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