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归生命、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将高中历史教学纳入生命教育视野下,构建生命化的高中历史课堂,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生命化高中历史课堂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实践与知识的结合、能力与情感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探索历史、发现历史、学习历史的乐趣,在认同人类共有文明价值的基础之上肯定生命的意义、寻找生命的价值,进而完成高中历史教育的使命。本研究在生命教育已有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阐释。将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提出新的生命教育观。随后笔者分析了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渗入高中历史课堂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理论阐述为前提,本研究将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分为学会生存、享受生活、追求生命价值三个阶段,并从教学目标一体化、历史教学生活化、课堂管理生命化等方面结合案例具体分析教学策略。为了使研究免于空洞性,以《抗日战争》为例,笔者谈详细介绍了如何在生命教育视角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课前准备阶段,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共同商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并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课前历史调查,让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历史的奥秘。新课实施阶段,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义勇军进行曲》为题材进行导入,并将《义勇军进行曲》贯穿于整节历史课,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历史课堂;主体教学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并上台展示老师补充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理解的历史,这样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课后探究阶段,围绕战争中的生命价值观以及战争评价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战争、生命的认识。通过自我反思以及课后调查,笔者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充分肯定课堂亮点,客观论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学校、教师、学生方面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