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南通中学在深入贯彻国家培养运动员的政策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路。笔者对南通中学女子排球队背后的发展规律、特点,球队训练规律及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将对今天中国其他中学校园排球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篇论文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南通中学女排建队之初,符合时代背景,顺应历史潮流,市、校各领导鼎力支持;建队模式先进,符合球队的长期发展规律和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规律。2、教练员专项技能高超,从教经验丰富,专任教师认真负责,完全满足女排的日常训练需求,但教练的聘用制度不完善,教练组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女排的比赛成绩。3、选材的范围包括了整个南通市下属区、市、县;南通中学在运动员选材方面,既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遗传学规律,又结合了教练员丰富的选材经验,选材是南通中学排球队长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4、南通中学拥有严谨、科学的整年的大周期训练计划,各阶段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每周、每天的训练时间安排也尽量不影响到队员的文化课学习,使队员训练、文化两不误。5、南通中学管理模式分工明确,学校各部门紧密合作为球队服务;梯队建设在建队初期,各相关单位紧密连接、各司其职,但在南通中学初、高中剥离后,各部门之间的责任、荣誉分布不明确,导致队员输送“入”口不通畅。6、南通中学女排一直有非常好的输送渠道,运动员除了进入高一级的运动队以外,其余多数运动员都进入了高等学府深造;“出”口的通畅吸引着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加入球队。7、训练场地略显拥挤,训练用球符合国际标准,训练场地与场地内设施可满足球队基本的日常训练。针对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相关领导可以给予南通中学女排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的便利;坚持现有的建队模式并不断的加以完善,2、完善教练聘用体系,将教练关心的问题都以书面的形式,落实到实处,这样有利于优秀教练的招聘,更有利于女排的长远发展。3、继续完善选材体系,参考更多的方面,对选材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使更多更优秀的运动员进入球队。4、坚持“体教结合,优势互补”道路,协调各方单位,尽快解决输送“入”口的矛盾。5、加大球队经费投入,个人认为如在经费宽裕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训练用球、建设1-2个室外的训练场地,以做辅助之用;如经费短缺,可联系相关单位,借用排球训练场地,已达到提高训练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