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R表达状态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关系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了解肿瘤生物学标志物ER(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及PR(Pr-ogesterone Receptor,孕激素受体)表达状况与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转移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2013.10到2016.10的240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病例,具有较为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统计病例患者的术后病理(ER、PR)表达情况,通过病理科医师提供的病理报告及放射科医师提供的影像学报告等有关资料记录肺、肝和骨;局部转移、远处转移;单发转移、多发转移等信息,通过ER和PR反应状态的不同分组并制成R×C表,利用x2检验进行X行列表资料分析,P<0.05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因为有多个组之间的分析,所以当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区别时,则进行两两卡方分割分析,校准检验水准。  结果:  1、ER的表达在转移性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局部浸润以及远处和局部共同转移上的区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R的表达在转移性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局部转移以及远处和局部共同转移上的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ER、PR表达分组与转移性乳腺癌发生局部转移、远处转移、局部+远处转移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分组进行比较,ER+PR+与ER+PR-在发生局部转移、远处转移、局部+远处转移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R+更易发生远处转移。ER+PR+与ER+PR-在发生局部转移、远处转移、局部+远处转移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从分布上看,ER+PR+比ER+PR-更易发生远处转移。  2、ER的表达在转移性乳腺癌出现单发、多发远处转移的区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R的反应情况在转移性乳腺癌出现单发、多发远处转移的不同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ER、PR表达分组与转移性乳腺癌出现单发远处转移、多发远处转移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其两两分组进行比较,区别都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ER、PR表达分组与转移性乳腺癌出现单发远处转移、多发远处转移分布上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只能推导出不同的ER、PR表达分组与转移性乳腺癌出现单发转移、多发转移有关。  3、ER的反应状态在转移性乳腺癌发生在多发远处转移上的不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PR的反应状态在转移性乳腺癌发生在肝、骨和肺转移上的区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ER和PR表达分组与转移性乳腺癌发生在肝、肺和骨转移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分组比较,ER+PR-与ER-PR-在发生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所以PR的反应状态可能不是MBC发生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不同的ER、PR表达分组与MBC呈现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上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以我们可以猜测,ER+PR-比ER-PR-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大,ER-PR-比ER+PR-更易发生肝转移。  结论:  1、PR+的乳腺癌患者更倾向于诱发远处转移。不同的ER、PR表达分组与转移性乳腺癌呈现远处和局部转移及浸润有关,且ER+PR+比ER+PR-更倾向于出现远处转移。  2、不同的ER、PR表达分组与转移性乳腺癌出现单发和多发转移有关。  3、ER+的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风险更大,且ER+PR-比ER-PR-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大,ER-PR-比ER+PR-更易发生肝转移。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减退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能调节突
目的:  1.检测不同时间点的RDS大白鼠和健康大白鼠的血清甲状腺素的变化规律。  2.检测不同的时间点RDS大白鼠及健康大白鼠肺组织中KLF2蛋白和KLF2 mRNA的表达,并观察大鼠
目的:   探讨miR-210与卵巢癌耐药的关系,为卵巢癌耐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瞬转法将miR-210 mimic、mimic negative control转染入敏感卵巢癌细胞,miR-21
目的:   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Beclinl(BECNI)、PTE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   40例患者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