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权力清单制度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成为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这一制度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从权力清单制度的实践现状到发展方向都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论文中,笔者按照权力清单的基本理论—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路径的选择这一逻辑线索进行论述。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权力清单制度的文献进行整理,形成了整体的认识;其次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运用权力制约理论、有限政府理论以及透明政府理论对权力清单制度予以探讨,结合实证分析、文献研究和功能分析法展开研究;在理论的支撑下,根据当前全国各个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情况,研究各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对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表面现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健全权力清单制度的内容、规范权力清单制度的程序性建设、强化权力清单制度配套保障机制以及加强权力清单制度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对权力清单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权力清单制度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措施,不仅可以规范权力的运行,而且可以通过对权力的梳理明确权力的边界,实现各项权力的公开,便于公众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通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在构建和实施中存在不足,从制度构建角度来说,权力清单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制定主体不合理、制定程序随意性以及内容缺乏统一性,因此健全权力清单制度的内容以及加强程序性建设成为推进制度的关键;从制度实施的角度来看,其问题表现为制度行为主体消极回应制度建设、制度的覆盖范围狭窄以及支撑制度的信息平台更新缓慢,其原因在于权力清单制度的配套保障机制不完善,通过培养公众参与意识,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有机连接,尝试公布公民权利清单,提高权力清单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绩效,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在开放的信息体系中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度的构建和实施与制度行为主体密不可分,论文从伦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制度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解决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权力冲突、“公共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利益冲突以及“行政人”和“经济人”的角色冲突,保证制度行为主体按单用权,使权力清单制度发挥真正的作用,实现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