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从战争结束后基本的温饱需求发展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衡量一个人生活品质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其所拥有的房产、家具、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耐用品正在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并产生着巨大影响。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耐用品使用特点的观察以及对耐用品组成的解构分析,发现了易耗部件这一对耐用品厂商和消费者都有重要影响的耐用品组成部件,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已有耐用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消费者效用视角,通过综合运用决策优化、博弈论、稳态均衡思想和市场出清条件来研究耐用品厂商对其易耗部件最优兼容策略的选择问题。本文力图客观地揭示耐用品易耗部件兼容策略的特点和规律,希望不仅在理论上将耐用品相关产品的研究加以拓展,而且还可以对耐用品厂商在易耗部件兼容策略的实际选择和使用上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当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易耗部件产能充足,且考虑易耗部件需求弹性情况下的耐用品垄断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选择问题。利用稳态均衡建立了不同易耗部件兼容策略下的消费者效用函数,运用市场出清条件而获得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边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最优化求解,得到耐用品厂商在不同易耗部件兼容策略下的最大收益,并利用对比方法分析了耐用品厂商对易耗部件的最优兼容决策。结论认为耐用品垄断厂商对易耗部件采取不兼容策略下的耐用品最优产量和易耗部件最优价格分别大于相应采取兼容策略下的耐用品最优产量和易耗部件最优价格,此时耐用品垄断厂商关于易耗部件兼容策略的最优决策为不兼容策略。(2)研究了当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易耗部件需求缺乏弹性,但耐用品厂商的易耗部件产能存在约束情况下的耐用品垄断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选择问题。根据现实情形,将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易耗部件需求与产能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类,并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出厂商的最大收益。通过对比方法分析了耐用品垄断厂商在四种不同需求与产能关系情况下的易耗部件最优兼容策略。结论认为:当易耗部件的需求与产能之间满足dta≤x2、x2<dta<x1条件时,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易耗部件最优决策为不兼容策略;当满足x1≤dta<x1+x2条件时,存在x11*和x12*两个易耗部件产能临界点,当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最大产能满足x1<x11*和x1>x11*时,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易耗部件最优决策为兼容策略,但当x11*<x1<x12*时,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易耗部件最优决策为不兼容策略;当满足x1+x2≤dta条件时,耐用品垄断厂商的易耗部件最优决策为兼容策略。(3)研究了当耐用品双寡头厂商的易耗部件产能充足,且考虑易耗部件需求弹性情况下的耐用品双寡头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选择问题。利用稳态均衡建立了不同易耗部件兼容组合策略下的消费者效用函数,运用市场出清条件而获得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边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到两个耐用品寡头厂商在不同易耗部件兼容组合策略下各自的最大收益,最后利用博弈方法分析了耐用品双寡头厂商对易耗部件兼容策略的博弈均衡。结论认为在考虑易耗部件需求价格弹性的耐用品双寡头市场中,最终的博弈均衡为双方均采取易耗部件不兼容策略。(4)研究了当耐用品双寡头厂商的易耗部件需求缺乏弹性,但双寡头厂商的易耗部件产能存在约束情况下,耐用品双寡头厂商的易耗部件兼容策略选择问题。根据现实情形,将耐用品双寡头厂商的易耗部件需求与产能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并进行最优化求解而得出双寡头厂商各自的最大收益,由此进行收益对比排序并构建双方在四种不同需求与产能关系情况下的博弈支付矩阵,最后利用博弈方法来分析耐用品双寡头厂商对易耗部件兼容策略的博弈均衡。结论认为:当易耗部件的需求与产能之间满足dta<xl<xlt、xl<dta<xlt或xh<dta<xl+xh条件时,最终的博弈均衡为双方均采取易耗部件不兼容策略;但当易耗部件的需求与产能之间满足xl+xh<dta条件时,不论两个易耗部件厂商采取何种易耗部件兼容策略,他们各自所获得的总收益都相同,且两个厂商所获收益与各自的产能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