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萨奇病毒B3腺病毒载体疫苗rAd/VP1和rAd/VP22-L-VP1的构建及表达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pe 3,CVB3)感染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是新生儿猝死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VP1是CVB3的主要中和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以质粒为载体构建的CVB3 VP1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虽可诱导产生低效价的中和抗体,但不能有效阻止致死量病毒感染。因此,提高免疫原性、增强免疫效果是CVB3 VP1疫苗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提高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开发具有较高基因转移率和靶向特异性的转基因载体。在众多载体体系中,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系统(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ovirus Vector System)以其广泛的宿主范围、极高的转染效率以及外源基因高表达等特点,在疫苗载体选择中表现出优势,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基因转移载体。尽管腺病毒载体有较高的转染人体细胞的能力,但表达的蛋白如不能很快地穿梭和扩散到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仍不能有效提高抗原提呈效率。因此基因预防的又一关键是使受染细胞表达的抗原蛋白能有效地扩散到免疫活性细胞。VP22是Ⅰ型单纯疱疹病毒UL49基因编码的长301个氨基酸的碱性蛋白质,具有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PTD),能够把与之融合的蛋白或与之结合的DNA等大分子跨膜送递到邻近细胞。利用这一特性,将与VP22融合的抗原送递到周围的免疫活性细胞,提高其抗原的提呈效率,可望显著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以CVB3为对象,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包装重组腺病毒rAd/VP22-L-VP1和rAd/VP1,并观察它们在293细胞中的表达,为构建用于人类的CVB3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1目的基因的扩增与鉴定以编码VP22蛋白的质粒pAP85H为模板,扩增VP22-Linker基因。以编码VP1蛋白的质粒pcDNA3/VP1为模板,扩增VP1和Linker-VP1基因。将上述3种扩增产物分别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DH5α大肠杆菌,构建质粒pGEM-T/ VP22-L、pGEM-T/ VP1和pGEM-T/ L-VP1。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筛选重组子。2重组穿梭质粒的构建将上述3种质粒以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回收带粘末端的3种目的片段,将VP1、VP22-Linker和Linker-VP1分别与经相应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连接,经转化、筛选和酶切鉴定,构建重组穿梭质粒AdTrack-CMV/VP1和AdTrack-CMV/VP22-L-VP1。3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将pAdTrack-CMV、AdTrack-CMV/VP1和AdTrack-CMV/VP22-L-VP1 3种质粒分别用内切酶PmeⅠ线性化。利用AdEasy系统,经两步法分别在大肠杆菌Bj5183中与骨架载体pAdEasy-1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pAd/VP1和pAd/VP22-L-VP1。经PacⅠ酶切,PCR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入感受态E.coli DH5α,挑取阳性克隆。以碱裂解法大量提取3种重组质粒,并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沉淀法进行纯化。4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扩增以上重组腺病毒质粒分别用内切酶PacⅠ线性化,以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HEK293(human embryo kidney 293 derived cell line)细胞,并观察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冻融法收集初代病毒液。取初代病毒液感染293细胞,逐日观察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及有无彗星样斑块(FOCI)形成。并经三至四轮传代扩增,提高病毒滴度。5病毒感染后48小时,提取细胞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病毒蛋白的表达。6重组腺病毒滴度测定待293细胞在96孔板中生长至70-80%汇合时,以系列稀释的上述各代病毒液感染细胞,感染后48小时GFP阳性细胞计数法测定病毒滴度。病毒滴度=荧光细胞数×病毒液的稀释倍数/病毒液量(pfu/ml)结果:1成功构建pGEM-T/VP22-L、pGEM-T/VP1和pGEM-T/L-VP1,采用DNA测序和双酶切,证实这3段基因片段均与报道的基因序列一致。2成功构建穿梭质粒AdTrack-CMV/VP1和AdTrack-CMV/VP22-L-VP1,限制酶切分析证明均与预期相符。3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pAd/VP1和pAd/VP22-L-VP1,用PacⅠ酶切得到约30kb的片段和一个3.0kb或4.5kb的小片段,PCR鉴定目的基因长度均与预期值相符。4转染48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293细胞有报告基因GFP的表达,表明重组腺病毒rAd、rAd/VP1和rAd/VP22-L-VP1包装成功。初代病毒液再次感染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逐日观察到细胞病变和荧光聚集,各代病毒液感染细胞后均有特征性彗星样荧光斑块形成。5重组腺病毒重新感染293细胞48小时后,提取细胞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VP1、VP22-L-VP1蛋白均有表达。6感染48小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病毒滴度为:rAd初代至第四代病毒滴度分别为1.2×10~5 pfu/ml、4.07×10~6 pfu/ml、1.47×10~7 pfu/ml和9.6×10~7 pfu/ml。rAd/VP1初代至第四代病毒滴度分别为2.67×10~5 pfu/ml、1.82×10~6 pfu/ml、3.67×10~6 pfu/ml和1.6×10~7 pfu/ml。rAd/VP22-L-VP1初代至第四代病毒滴度分别为2.53×10~5 pfu/ml、1.53×10~6 pfu/ml、1.40×10~7 pfu/ml和6.77×10~7 pfu/ml。结论:1成功构建并包装重组腺病毒rAd、rAd/VP1和rAd/VP22-L-VP1,体外感染293细胞可见VP1及VP22和VP1融合蛋白的表达。2经第三、第四轮扩增,每升高一代可使病毒滴度增加约10倍。3本研究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成功包装了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rAd/VP22-L-VP1和rAd/VP1,为发展新型的CVB3载体疫苗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高速光通信系统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光纤光栅色补偿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高速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并且对加强信息传输宽带的信号有着重
作为当前最新研发的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网络环境的发展均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通信技术相对比,5G通信技术不仅可实现频谱的高效利用,还具有
通信建设工程是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有自身的特点、理论和规律.通信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哲学指导的.在当今通信工程和工程哲学的认识的基础上,对通信建设工程的设备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目前,电力系统的优化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其从原来的集合采集信息的多传感器系统转变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5G时代的到来,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明显的发展优势,使其逐渐智能化、自动化。电力系统与5G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有效推动了电力和信息的联通,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基于此,文章以泛在电力物联
以一般遗传算法为基础,对遗传算法的求解过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分析了遗传算法求解的迭代特性,并对其进行了随机泛函分析 Based on the general genetic algorithm, the solvin
由于近些年来生产生活的快速发展,因此对移动网络通信的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建立在4G移动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延伸的5G网络技术,其将所有核心技术进行结合获得了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自己的强化行业.通过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市场上的信息技术和人际交流等功能将得到改善.随着光纤通信的出现
电力SDH光纤通信网络经过优化,可以满足大规模电网发展的需要,因此电力系统通信网络既可靠又灵活,并且实施良好,本文主要从电力系统通信的网络特性,具体应用的详细描述,如何
通信工程也可以称为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或弱电工程,它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通信工程中人们的关注重点是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
本文以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与相关通信企业合作为例,根据企业对本领域人才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着力打造适应企业需求变化的通信工程工作室,优化工作室师资队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