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熵指数联合肌松监测的精确化管理在老年全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实验组:熵指数联合肌松监测组(E组)、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肌松监测组(B组)及对照组:常规监测组(C组),每组20例。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建立气腹(T3)、气腹后30min(T4)、手术结束即刻(T5)、气管导管拔出(T6)时MAP及 HR;术中丙泊酚、苯磺顺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用量;三组患者手术时间(t0)、术毕至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t1)、术毕至患者拔管的时间(t2)以及出院时间(t3);在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即刻(T5)、术后 1 天(T12)时抽取静脉血,测血糖、血清中皮质醇(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天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统计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用改良Brice interview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有无术中知晓发生,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24小时内是否有恶心呕吐、躁动发生。 结果: 三组所有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BI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E组T2、T6时MAP和HR与T1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B组T2、T3、T4、T6时MAP和HR明显升高(P<0.05))。T2、T3、T6时C组 MAP和HR明显高于E组、B组(P<0.05);E组、B组组各时段MAP、HR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与C组对比,B组、E组术中丙泊酚和苯磺顺阿曲库铵用量明显减少(P﹤0.05), B、E两组术中丙泊酚和苯磺顺阿曲库铵用量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糖、血皮质醇及去甲肾上腺素基础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三组患者血糖、血皮质醇在手术结束即刻、术后1天均明显升高(P<0.05),与诱导前比较三组去甲肾上腺素在手术即刻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时三组去甲肾上腺素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别(P<0.05)。手术结束C组血糖、血皮质醇及去甲肾上腺素较E组、B组升高更明显(P<0.05)。 与E组、B组对比,C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较高(P<0.05),E组和B组无术中知晓,C组有1例患者诉述能听到声音,但回忆不起内容,无疼痛。与C组相比,E组、B组躁动、恶心呕吐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天三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用熵指数和肌松监测联合管理,能减小术中血流动力学,减少全麻药物用量,明显缩短拔管时间,改善麻醉苏醒质量,有效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减少,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