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第一外语(二语)在第二外语(三语)习得中的迁移作用。三语习得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但却有其深厚的社会语言学基础和心理语言学基础。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世界人口流动性的与日俱增,学习两门甚至两门以上外语越发必要与普遍。三语习得呈现出独特的性质,因为学习三语的人通常是有经验的语言学习者,而且会说两种和两种以上语言的人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相比具有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力。 大多数关于二语在三语习得中迁移的研究是在词汇层面上进行的。但二语在三语习得中的迁移表现在很多其他方面。本文从结构与非结构两个角度以例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三语习得中的二语迁移,素材包括吉林大学英语系学生二外法语课上的发言,试卷和作文以及在上海外高桥电厂与一个二语是英语,三语是德语的波兰人和一些二语是英语,三语是法语或西班牙语的德国人的日常交流与单独采访中收集的例证。文章讨论了学习者的三语习得与他们所掌握的其他语言的交互作用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⑴ 在不同的语言模式中,迁移都表现那些不同的语言变量中,⑵ 除了词汇层面,二语在三语习得中在其他各个语言层面所发挥什么样的作用,⑶ 有哪些非结构因素影响二语在三语中的迁移。 文章首先对跨语言迁移研究发展作了文献综述,其中包括不同语言学家关于一语在二语中迁移的观点,对迁移,语言类型等关键概念的定义,和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研究的新发展三部分。接着分析了三种语言的相互作用,三语语言产生的特点,和影响会说两种语言和三种语言的人的语言模式的因素。然后分别从结构和非结构角度分析了语言迁移的作用。结构因素包括篇章、语义、句法、词汇、语音和书写系统。非结构因素包括个<WP=74>体差异, 学习者的年龄、语言意识、语境和训练方法。最终文章得出结论,二语在三语中的正迁移作用是三语习得过程中独具特色之处, 其表现在包括词汇层面在内的各个语言层面。尤其是在三语语言产生过程中,学习者无意识地将二语成分结合进来。在语音迁移中,二语在三语中的负迁移要比正迁移大。二语在三语中的迁移主要与语言类型,语言意识,二语的地位,二语和三语的熟练程度,和语境等变量互相关联。语言类型的作用在文中得以证实。学习三语法语的中国学习者倾向于将他们二语英语当中的词汇和结构迁移到法语当中。二语习得与三语习得的主要区别是三语学习者具有二语学习者所不具备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它们来自于以前的语言学习经历。学习者在三语习得时希望压制他们的母语而使用二语, 因为学习者认为在三语习得中使用二语是一种更好的策略。三语语言产生的机制要比二语复杂。能说三种语言的人被认为具有‘多语语言能力’。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三语比二语要容易些。三语学习者具有更深入具体的外语学习经历和策略以及更多的关于普遍语言结构的元语言知识。二语在三语习得中迁移的研究不仅对于三语习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语言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具有普遍意义。三语产生的过程可以作为双语和多语研究的基础,它为语言教师提供了课程安排与教学方面及掌握和使用几种语言的有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