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日本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女权运动,日本女性为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为获得完整的人权而不懈努力。然而在21世纪的日本社会,日本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仍不容乐观。尽管日本自战后陆续批准、通过了《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公约》(1985年),《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1985年),《育儿休假法》(1991年)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1999年)等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在日本,性别平等社会的构建仍举步维艰。在世纪之交,日本社会上形成了反对两性平等、反对女权运动的浪潮,这一社会现象不仅对日本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其逆流而上,宣扬家族主义、国家主义,试图进一步加固原有的社会性别分工。当今日本的性别平等指数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代以来的反性别平等浪潮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回顾这一社会现象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促进性别平等之难。文章正文部分由前言、三章节的论述和总结构成。前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选取的契机和研究目的、该课题的先行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具体构成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并阐释了“性别”、“性别自由”的含义,明确了反性别平等浪潮的攻击对象。接着介绍了这一社会现象先于日本、出现在美国时的状况。第二章具体论述了日本反性别平等浪潮的时代背景和过程,并由此归纳出其言论的思想特征。第三章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考察了这一浪潮对日本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总结了浪潮之后的日本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进展。最后,结论部分对文章主要论述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