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末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多次货币危机的发生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问题成为国际金融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上普遍存在着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大量国际短期资本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渠道流入我国,其快进快出的操作方式,对我国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稳定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对资本管制的放松,这种影响将会更加强烈和直接。本文立意于从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角度考察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影响。从宏观方面看,长期以来在我国实行人民币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微观方面看,商业银行体系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据着绝对的主要地位,通过考察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可以较全面把握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影响力。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意义、写作范围、写作方法及写作思路,并对国内外关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银行体系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性说明。第二部分分析了国际短期资本在我国的流动特征,包括对其流动渠道的探析和流动规模的测算,为后文的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在第三部分从分析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汇率体制和货币政策三者间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宏观金融变量和央行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第四部分则分析了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业务经营的直接影响,以及在应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冲击过程中,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和货币市场的冲销策略对商业银行体系的间接影响。第五部分是对如何降低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认为近年来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央银行自主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但对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