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卷叶病毒属黄化病毒组,由蚜虫以持久方式传播,是马铃薯上最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马铃薯卷叶病毒可侵染马铃薯引起卷叶、黄化、矮缩、僵化及块茎网状坏死等症状,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世界范围的马铃薯的重要病害。RNAi是由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是细胞内的一种防御机制,可特异地降解细胞内与之具有同源性的核酸,达到调节细胞内编码基因的表达的作用。由于RNAi具有抗病毒表现型为高抗或近似于免疫,抗病性更持久,生物安全性高等优点,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探讨利用RNA介导抗性来培育抗病毒转基因马铃薯的这一新策略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大田统计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本室转化的23个转RNA干涉载体马铃薯突变株进行抗病性鉴定。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大田试验发现了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突变的转化体,如株高、叶片形态、产量等方面,说明转入的外源载体引起了原来马铃薯基因组的改变。2.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技术研究受侵染后马铃薯卷叶病毒基因在这些转化体中的表达情况,其中4p1-3、4p2-3、4p2-7、4号、5p1-6、5p2-6、5号为阳性,初步说明除这几个株系以外的株系均有一定的马铃薯卷叶病毒抗性,所转入的RNA干涉载体起到了一定的干涉PLRV作用。3.通过荧光定量PCR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转RNA干涉载体均有不同水平的马铃薯卷叶病抗性,但是抗性水平差异很大。其中4P1-3、4P2-3、4P2-7、5P1-6、5P2-1抗性水平较差,4P1-1、4P1-2、4P2-9、5p1-2、5p2-4抗性水平较高。4.整个实验可以验证RNA干涉这一技术策略的可行性,为得到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具有稳定抗性的马铃薯转基因植株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