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超薄膜在W衬底上结构与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膜材料的生长和吸附原子在表面上的扩散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以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势垒为输入参数,对Ag在Si(111)面上扩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发现Ag原子在Si(111)表面的扩散可以被外电场调制。无电场时,Ag原子的稳定吸附位置为fcc位,此时的扩散路径有两条,一条沿着fcc-bridge-hcp-bridge-fcc,另一条沿着fcc-top-fcc。无外电场时top位的能量高于fcc位,第二条扩散路径实际上是关闭的。而当电场增强到1.2V/A时,top位的能量降低到几乎与fcc位相等,此时第二条路径打开,扩散速率随之增加。外加电场强度达到2.0 V/A时,top位的能量进一步下降到低于fcc位,一旦吸附原子到达top位,就会被捕获(trap),扩散速率随之急剧降低。 本文还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对Cr超薄膜在W衬底上的结构与磁性进行了研究。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表明,上述两个体系中都存在表面原子层的收缩,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Smoluchowski平滑效应、局域的d电子导致向内的力以及晶格失配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计算三种磁性结构的总能,确定1 ML Cr/W(100)和1 ML Cr/W(110)体系的磁性基态分别为p(1x1)铁磁和c(2x2)反铁磁结构。 由于在STM应用中存在电场的因素,外加电场会对磁性产生何种影响也是人们所感兴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当外加电场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对于磁性结构为p(1x1)铁磁的1MLCr/W(100)体系,表面Cr原子的磁矩会随着电场的增强而减小。分析显示,这一效果是由于电场存在导致电荷在多子带和少子带间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磁矩改变。而对于磁性结构为c(2x2)反铁磁的1 ML Cr/W(110)体系,外加电场却对表面Cr原子磁矩不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高频表面声波(SAW)驱动下的单电子输运问题的研究对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半导体器件的进一步发展和计量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二维电子气(2DEG)深度对声电电流量子化特性的影响,得到了若干创新性的结果:推广了在不考虑2DEG深度情况下参数(的定义,提出了一个函数关系作为声电电流量子化特性的分析公式,得到了求解一维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解的程序和对量子化声电电流有益的二维
光电子信息材料是本世纪最受关注的材料之一,光电子集成器件在信息时代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硅的平面集成工艺已相当成熟,所以从工艺兼容性考虑,用硅基材料作为发光器件将是最佳的选择。 本论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Si-SiO_2薄膜、Ge-SiO_2薄膜以及相应的掺Al的Si-SiO_2薄膜和Ge-SiO_2薄膜,采用XPS、XRD、FTIR、TEM对薄膜的结构和组分进行了表征。 测量了
研究开发了受力轮胎胎面花纹和胎体变形的测试装置、受力轮胎模态分析试验系统、轮胎静态和滚动动态参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测试和分析了在负荷、驱动力和侧向力作用下轮胎
从你的一个庭院  观看,古老的星星  从阴影里的长凳  观看,这些布散的小小亮点  我的无知还没有学会叫出它们的名字  也不会排成星座  只感到水的回旋,在幽秘的水池  只感到茉莉和忍冬的香味  沉睡的鸟儿的宁静  門厅的弯拱、湿气  ——这些事物,也许,就是诗
期刊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质的监测越来越重视.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中,广泛地存在于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在线检测仪器是目前中国产业化重点之一.该文
在该课题中,我们以Li原子为例,利用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结合含时微扰方法分别给出了Li原子在正弦振荡场以及脉冲场中的吸收谱,分析其振荡特性.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共掺杂是提高二氧化钛纳米管可见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提高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人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制备了TiO2纳米管掺杂体系,但是掺杂对体系的影响
本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1)不同掺杂离子对Y2O3:Eu3+纳米晶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与比较;(2)紫外光诱导的Eu3+掺杂氧化物玻璃电荷迁移带的变化;(3)Tm3+/Yb3+共掺杂的Y2O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