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8年,我国开始进行房地产改革,距今已有30年之久。在这30年期间,房地产业从开始的只为老百姓提供住宅需求到现在形成大规模的支柱性产业链,房地产的发展可谓是如“雨后春笋”,“房价高”、“房价热”也经常成为近些年人大会议的热门话题。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居民对改善性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住宅要满足“刚性需求”之外,更多的百姓开始关注房地产住宅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便利程度等其他因素,而这一系列相关因素都会成为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研究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形成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到写入党章,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更是首次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在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旗帜下,研究生态环境对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角度来阐明生态环境对城市房地产住宅价格的影响。在撰写论文工作开展之前,作者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使用规范方法进行有效分析,对房地产住宅价格的主要特征与含义、土地价格机制、特征价格(Hedonic Price Method)模型的起源、内涵及其理论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房地产住宅价格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整个论证过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定性阐述生态环境对城市房地产住宅价格的产生规律和影响因素;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区绿岛新区为例,再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定量计算出两者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最后,对生态环境对城市房地产住宅价格影响所得结论进行验证。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一、根据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态环境对周边住宅价格有明显的影响:即使用控制变量法,在其他因素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与公园、大型绿地等生态景观距离越近,住宅价格就越高。二、计算结果表明,枫香湖儿童公园的价格弹性系数为-0.038,即儿童公园到住宅小区的距离每增加一个单位,住宅价格将下降3.73%,且这一结论经过特征模型计算后,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在1.8km范围内为有效影响,超出这一范围后,生态景观距离对住宅价格的影响非常小或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