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nlong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0年Kitagawa等在沙土鼠的前脑缺血模型中发现脑缺血预处理现象以来,除研究缺血预处理机制外,人们一直尝试用非缺血预处理的方法,尤其是药物干预的方法来诱导脑缺血耐受,希望最终将其应用于临床。本实验室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脑保护的研究,一方面通过筛选具有脑保护的药物,另一方面通过研究非缺血性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及其机制,希望找到临床切实可行的脑保护措施。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μ型阿片受体激动药,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临床麻醉中已开始广泛应用。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瑞芬太尼预处理可模拟缺血预处理效果,诱导心肌缺血耐受的产生,其诱导的心肌保护作用不同于缺血预处理,它是通过心脏的κ、δ阿片受体及心脏外的μ阿片受体共同起作用。但瑞芬太尼预处理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将研究瑞芬太尼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以及κ、δ和μ阿片受体在瑞芬太尼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两组病例,对比应用胫骨远端髓内钉与胫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各项指标,总结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自2012年至2013年12月,选
间歇性外斜视是儿童多发眼病,延误治疗时机常变为交替性或恒常性外斜视,从而丧失两眼单视机能。鉴于目前对间歇性外斜视成因、分类及其治疗,文献上意见不一,作者根据临床30
目的探讨微信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在苏州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部进行治疗及糖胖门诊健康咨询的肥胖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常常好发于存在高龄、酗酒、凝血异常、痴呆、癫痫发作甚至脑脊液分流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尤其是有着轻微颅
朱镕基总理在今年全国银行、政券、保险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可低估,潜伏的金融风险不可忽视。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点,也是解决我
通过在青岛石化安装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对常减压装置腐蚀在线监测系统的机理、功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常减压装置工艺防腐起到指导作用为加工高硫原油装置的防腐提供了有
目的探讨首次换药时间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7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在PICC置管后24h常规进
研究背景: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ASD患者出现症状较其他畸形晚,一般在30~40岁以后,故许多患者进入成年期后才就诊,ASD对心脏造成的影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理念的强化使得高校辅导员与法治的关联性更强。在这一背景下,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
《庄子》使用了大量的形象思维,故而各类形象如动物、植物、神人、畸人、魍魉、影子等等纷纷登台论道。其中也有很多工匠,且大部分工匠都是其中寓言故事的主人公。从功能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