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是害虫微生物防治中一种经典的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因用途广泛、生产和应用性能优越而倍受关注,本研究目的是以研究室保存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9810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筛选出低温条件下萌发率较高的菌株;对获得的诱变株进行产孢条件的优化;同时研究绿僵菌制剂剂型及其对蝗虫的杀虫效果,以求克服绿僵菌作为生物农药的弱点,为绿僵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根据绿僵菌能在筛选培养基上形成水解透明圈的特点,出发菌株98105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低温条件下萌发率高且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株UV-0025,对蝗虫的毒力LT50是5.19天,比出发菌株98105缩短4.54天。UV-0025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较高的萌发率,16℃保持65.24﹪,并且具有抗紫外线照射的能力,在紫外线照射6小时后,仍能保持30.29﹪的萌发率。
绿僵菌的培养采用液-固两相发酵法,液体种子最佳生长pH在6.5-7.0之间,最适温度25℃,培养时间48h。固体培养最佳配方:大米∶麸皮∶谷壳=5∶4∶1,料水比为1∶0.9,添加葡萄糖0.8﹪、硫酸铵2.0﹪、磷酸二氢钾1.2﹪。最适培养PH值为5.5-6.5,最佳培养温度25℃,10﹪的接种量,培养周期9-11天。产孢量达到14.1×109/克培养基。
绿僵菌孢子贮藏稳定性研究表明,孢子在6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本研究研制的绿僵菌油剂的载体及溶剂油和其它助剂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产品剂型配方为孢子粉与载体白碳黑以1∶1的比例混合,添加40﹪的大豆色拉油、0.02﹪增效剂A、0.05﹪紫外吸收剂F,25℃保存30天孢子萌发率为93.4﹪。利用室内点滴与野外设置笼罩两种方法进行绿僵菌油剂对蝗虫杀虫效果进行研究,室内毒力测定最高浓度的LT50仅为4.56天,田间试验1×108孢子/ml处理第6天时,虫口减退率已达到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