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坪磷矿废弃地先锋植物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矿的开采对区域的生态环境破坏极大,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磷矿开采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同时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河床因矿渣冲击抬高及废水污染等不良影响。三峡地区的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尤以磷矿的储藏和开采量为大,长期以来的磷矿资源的开采已在当地形成了大量的矿业废弃地。近年来的开采力度更为加大,如何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已经关系到当地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被的实地样方调查,废弃地优势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野外调查以及采集相关优势物种异地移栽的控制试验,研究探讨了磷矿废弃地先锋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和废弃地先锋植物的生理和生态学特性,以求为磷矿废弃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以及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 1、樟村坪磷矿废弃地的植被分布明显受废弃的土壤基质的影响,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沿废弃地自下而上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植物群落的类型主要以草本植物群落为主,在废弃地中部地带出现大量木蓝为优势种的灌木群落,对草本植物和灌木的优势度的计算,确定葛、荩草、五节芒、牛尾蒿、狗尾草5种草本植物和木蓝、多花胡枝子、盐肤木3种灌木为群落的优势物种。 2、磷矿废弃地土壤具有结构简单、保水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含磷量高的特点。通过与废弃地周边环境植物光合作用对比,磷矿废弃地对先锋植物的光合速率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先锋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显著。磷矿废弃地先锋植物的光饱和点800 ~ 1000μmol·m-2·s-1 左右,光补偿点在30 ~ 70μmol·m-2·s-1 之间。表明这些物种具有较强光合能力、偏阳性且对磷矿废弃地环境具有适应能力,磷矿废弃地环境对大多数先锋物种的光合作用没有抑制作用。 3、荩草为樟村坪磷矿废弃地优势度最大的一种先锋草本植物,在我们的控制实验中,土壤有效磷浓度能够对荩草的生理特性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显示:荩草的根部为吸收和贮存磷的主要部位,当土壤有效磷浓度为12.34mg/L 左右时,荩草对土壤中有效磷的吸收达到最佳。伴随磷处理浓度的增加,荩草的根系长、茎高、生物量、植物自身各部位的磷含量、以及叶绿素和光合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出现了先增后减的趋势。荩草光合速率同时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作为用户电力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无功补偿装置,因其能够对系统无功功率进行双向动态补偿,已成为现代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分析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DSTATCOM的补偿方式、检测系统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研究。通过对比配电网中无功补偿技术方案,选择低压集中补偿方式并以此为依据计算装置无功补偿容量。文中引入
本文针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提高抗菌问题,借助粉煤灰、矿粉和聚丙烯纤维等复掺的微粉级配效应和纳米ZnO的抗菌性能,采用正交试验、对比试验的方法,以宏观和微观试验作为研究手段,对复掺混合材混凝土耐久性和绿色抗菌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优组为A2B1C2D3E1,即水胶比为0.34,粉煤灰掺量为10%,矿粉掺量为20%,砂率为40%,聚丙
洪灾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发生洪水,二是要形成灾害。造成洪水的因素很多,包括天气因素、径流因素和下垫面地形因素。洪水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将构成洪灾。洪灾风险评价基于洪灾的
包气带作为各种水分相互间转换的“要道”,其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已成为“四水转化”模型研究的关键。本文是根据降雨入渗运动机理和水量平衡原理,利用实验室的降雨径流模拟大厅
学位
天然次生林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因而选择合理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模式对实现森林多目标功能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丹青河林场四种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