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长期以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以“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总要求,并阐明了深化医改与发展卫生事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为医疗改革改进一步深入攻坚,指明了方向。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直接引起城乡人力健康资本的差距,进而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城镇职工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之一,同时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医疗卫生是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实质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健康权,是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是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尤其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强农村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遇到难题的重要突破口。基本医疗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主要涉及两大主体——医疗服务供给者和医疗服务需求者,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均衡,研究这种供需均衡问题对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界定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并以公共产品理论、健康需求理论为基础开展全文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供需角度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大医疗保险制度供需现状。其次基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上海市卫生部门近十年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学供需角度,以卫生总费用为切入点,从卫生费用供给和卫生服务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卫生医疗费用模型设计,分别建立上海市医疗卫生人均费用的供给和需求模型,进行医疗卫生资源是否均等性分配的实证研究。然后找出上海市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值得其他地区借鉴的地方,分析上海市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不均等的原因;最后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旨在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满足城乡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