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现存世的几套水陆画的调查及初步研究

来源 :西安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sha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陆画是佛教中水陆法会所用的神像画,调查研究陕西水陆画,探源水陆画图像系统的形成原因,其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对陕西地区水陆画基本情况的田野调查,摸清古代水陆画在陕西地区存世数量、保存状况,揭开陕西地区这一文化资源的面纱,完成初步的纪录及整理工作,并了解陕西地区现代水陆画作品数目及活动使用情况。其次,通过对水陆画图像来源的研究,探寻这类图像艺术上的渊源,为我们了解唐宋以后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情况,研究宋元明清时期“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有力证据。文章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水陆画及水陆法会的内容、形式,水陆画研究领域的现状,并利用所掌握的资料分析水陆法会的缘起。第二部分为对陕西地区水陆画的田野考察。为此我在陕西进行了一年多的走访调查,共到过几十个县区,查到共有八处水陆画,他们是:1、榆林万家珍藏水陆神谱(清代);2、横山牛王会水陆画(当代);3、洛川兴平寺水陆道场画(清代);4、彬县大佛寺水陆画(明清);5、三原城隍庙(明清);6、长安兴教寺水陆画(清代);7、周至县高庙村高地堡水陆画(当代);8、蓝田水陆庵水陆画(当代)。共计127幅古代作品、120幅清代画稿、127幅当代作品。本文对这些作品作了田野调查,并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整理,基本摸清了陕西这一文化资源的情况。第三部分对水陆画图像来源作了初步分析,本文认为水陆画的图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为佛教文化艺术:二为道教文化艺术;三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民间艺术以及社会生活。并认为第三部分的图像是水陆法会的真正主题,即超度亡灵、拔救苦难,主要图像有孤魂冤鬼图、十八层地狱图等,这类图像表现了地狱生活的恐怖,并通过民间画工的画笔展现了现实生活中诸多疾苦与不幸。最后为结论部分,水陆画为唐朝以后“三教合一”大背景下形成的宗教人物画,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及世俗化、民族化了的佛教文化,通过对这个图像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明显看到佛教从初入中国时单纯弘扬佛法,转化至唐以后融合了中国本土道教、儒教以及社会生活等图景的世俗化了的宗教文化。从水陆画的图像系统可以明确看到中华文化包容吸收的能量,图像的融合反映了思想的融合。
其他文献
期刊
Abstract: Bamboo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for unbleached pulp production. An acetic acid prehydrolysis process was employed before the pulping process. The effect of acetic acid prehydrolysis on pul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