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平断裂带位于胶东地区西北部,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目前发现有玲珑金矿、台上金矿、大尹格庄金矿、夏甸金矿和阜山金矿等大型-超大型金矿床13处。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招平断裂带北段九曲金矿床、阜山金矿床和大磨曲家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矿床地质和矿相学研究得出:研究区内的矿床受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产于玲珑型花岗岩、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滦家河型花岗岩内或接触带内。九曲金矿床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成矿阶段可划分为Ⅰ黄铁矿-石英阶段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Ⅳ碳酸盐阶段;阜山金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和脉状产出,成矿阶段划分为Ⅰ黄铁矿-石英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Ⅲ石英-碳酸盐阶段;大磨曲家金矿床呈脉状、似层状,少数呈透镜状产出,成矿阶段可划分为Ⅰ黄铁矿-石英脉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Ⅳ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九曲金矿床和阜山金矿床包裹体类型有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和少量的富气相包裹体;大磨曲家金矿床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和富CO2包裹体。其中,九曲金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在133.4℃~325.6℃,主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为222.1℃~315℃;阜山金矿流体包裹体主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52.3℃~328.5℃;大磨曲家金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在111.6℃~443.6℃,主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88.6℃~306.1℃。成矿流体盐度范围分别为0.41~17.81g/cm3、3.19~18.45%NaCl和0.35~15.8%NaCl,流体密度分别为0.63~1.03g/cm3、0.69~0.98g/cm3和0.6~1.1g/cm3。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分析和氢-氧、碳-氧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NaCl-H2O-CO2流体体系,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后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并初步得出成矿流体经历了不混溶作用。招平断裂带北段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CO2体系热液,其形成于中生代燕山晚期,与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体的侵入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