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与此同时,在我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表示要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要优化农产品供给。现今,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向着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出现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的因素是复杂的,有农产品产地污染、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等多种原因。所以必须要加强质量监管,然而要想保证监管能够有序良好的实施,最有权威的保障就是法律,所以必须加强对质量监管的法律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对农产品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而解决这些不足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专家、学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做过研究,笔者打算从全方位和多角度再进行一次深入探讨,从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入手分析,然后和西方国家进行对照,找出不足,运用对比分析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主要是对监管制度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进行解释。先分析了质量安全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接着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谈论为什么要进行监管,究竟有什么意义。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监管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现状是怎样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第三部分谈论了西方国家的一些监管体制,立法上的,执法上的,然后我们要向其学习。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的建议。这部分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建议。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其次,要明确监管标准;第三要健全执法机制,健全检验检测标准,建立网络化监管制度,完善执法监管可追溯制度。第四,借鉴先进经验,加强科普宣传,扩大公众知情权,监管的方式要实现多样化,从而构建完整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