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低保人员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o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兜底”作用。济南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6年建立以来,市内五区(历下、历城、市中、槐荫和天桥)的低保标准从1996年的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2015年的每人每月550元。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2303人,在保障城市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22303个低保人员中,就业人数为6062人,失业人数为8948人,失业率达59.6%,失业率偏高,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济南市城市低保制度实施整整20年之后,探讨城市低保人员在低保制度下的就业状况,了解城市低保人员就业的影响因素,既有助于检验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发挥这一制度对贫困人口的作用;也有助于帮助低保群体找到就业障碍,做到精准帮扶。针对低保人员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很多,学者们多是从低保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也有部分学者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就业的影响因素,这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总体而言,在以往的研究中,理论分析较多,实证研究较少,难以为解决低保人员就业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相关理论的分析,构建了城市低保人员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将就业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变量:福利依赖思想、就业援助政策和低保人员基本特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济南市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槐荫区和天桥区城市低保人员就业和生活状况的相关数据,并运用交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对城市低保人员就业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低保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越高、就业援助政策的实施效果越好,越有利于低保人员就业;低保人员的家庭照料负担越重、福利依赖思想越明显,越不利于低保人员就业等。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促进其就业的四点针对性措施,分别是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做好“输血”工作;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做好“造血”工作;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做好宣传工作;关注心理健康状态,做好疏导工作等。
其他文献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国以来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迅速推进,城镇居民收入也稳步提高,但城镇化是否有利于提高城镇居
随着高校扩招和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推进,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也逐步从一元走向多元,中国高等教育也紧随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因此,我们不能否
摘 要:拼音是小学语文学习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如果在低年级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无法打好基础,那么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举步维艰的。但是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在课堂上又喜欢做很多的小动作,所以往往不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这也是他们无法把拼音学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一、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