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政府提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下,城市作为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地域单元,是低碳发展要关注的重点。其中交通运输部门作为我国增速最快的碳排放部门,实现其碳达峰对城市早日实现整体碳达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广州市交通运输业为研究对象,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测算其2007-2019年交通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并定性分析广州市低碳交通的可行方向。再使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定量分析影响广州市交通碳排放的因素,从而确定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后基于广州市交通终端用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LEAP框架,结合情景分析法设置了基准情景、调控情景和蓝图情景3种交通未来的发展情景,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广州市的发展规划对各情景下的参数进行设定,输入到LEAP模型中对未来交通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判定交通碳达峰时间和峰值水平。最后提出广州市交通运输业碳排放达峰的合理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2007-2019年广州市交通的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在不断增长,处于“双上升”阶段,未实现碳达峰。2019年全市交通能源消耗量为2545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663万吨,但其增长趋势均有明显放缓,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实现了年均增长率的两连降。研究期间,交通碳排放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水路货运、公路货运、民航客运、民航货运和私人小汽车,其贡献率分别为30.42%、26.12%、21.92%、11.6%和9.58%。(2)利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析广州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驱动因素为GDP、人口、能耗强度、运输结构和交通需求等,为情景的设置和参数的设定提供方向。(3)在基准情景下,遵循现有的政策,广州市交通碳排放到2035年仍在增长,虽然增长趋势放缓,但不能满足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调控情景下,通过控制交通需求、优化交通结构、提升能源效率和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应用等交通节能减排调控措施的实施,广州市交通领域可以实现在2028年碳达峰,峰值量约为6237万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减排措施的力度,蓝图情景下广州市交通领域的碳达峰时间可以提前至2025年,峰值量约为5985万吨。(4)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减排措施的实施力度,广州市交通运输业可在调控情景和蓝图情景下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2种情景下碳减排潜力分别为2079万吨和3124万吨。相较之下,调控情景的碳减排压力更小,经济性更高,是可供选择的最优排放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