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租赁自产生以来,在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受到了告诉的重视,其自身带有的集融资与融物与一体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需要大量资金的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信贷缩紧,企业融资面临困境,同时又需要大量资产来改变现有的经营结构进行创新,融资租赁呈现出了跳跃式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其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大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随着国外研究融资租赁的热潮不断增加,我国学者对融资租赁业越来越关注,相关文献研究也逐渐增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到并且愿意尝试进行融资租赁的筹资方式,截止2012年,我国整体的融资租赁业务量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融资租赁交易数量。然而,在面对业务量不断增加的现实背后,我们需要注意,标志着融资租赁行业是否完善成熟的指标——设备渗透率,在我国仍然很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说明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小觑。2012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有形动产融资租赁的"营改增",旨在完善融资租赁业的抵扣链条,降低融资租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缺乏融资租赁行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一些发票开具问题等,在促进融资租赁行业进步的方面效果并不太理想。有待进一步改善。本文以沪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例,研究影响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因素,旨在从承租方的角度探析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办法,并重点研究"营改增"对承租人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首先,文章阐述了该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影响融资租赁理论因素进行梳理分析,并从"营改增"税负水平、长期债务结构、企业成长性与盈利能力四个指标对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已经进行了四年的"营改增",重点探讨税制改革对上市公司"营改增"税负水平的影响。以2010-2014五年间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企业是否进行了融资租赁,为虚拟变量,因此将相关数据分成两组。首先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营改增"实施后,由于税率的提高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模糊不清或缺失,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营改增"税负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实行"营改增"的初衷相悖。其次,运用均值对四个变量进行单变量的T检验分析,通过观察两组数据的T检验指标—"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来判断此项指标与企业的融资租赁决策是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我们发现四个变量对企业的融资租赁决策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关系,是企业进行融资租赁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最后,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虚拟变量进行Eviews统计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营改增"税负水平与企业融资租赁决策负相关,降低企业的"营改增"税负率可以提高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热情,促进融资租赁的发展;长期债务结构与企业进行融资租赁决策呈正相关关系,在当前情况下融资租赁是银行借款达到上限时的选择,企业的长期借款数额越高,取得银行借款的难度便会加大,就越倾向于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筹资,主要原因在于与银行借款相比,融资租赁的筹资成本要高,租金比银行借款利息费用最少高出6个百分点,因此,寻求降低租赁成本的方法也是促进融资租赁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的成长性及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与企业融资租赁决策呈正相关关系,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企业,所需的资金金额越多,融资租赁相比于银行借款具有审核期限短、借款限制少等特点,因此此类就越倾向于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筹集资金。这为融资租赁出租方寻找合适的承租人提供了建议,出租方应将更多的资金放在有更多成长机会的企业,帮助其成长,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企业融资租赁决策呈负相关关系,盈利能力多的企业,会倾向于优先采用自身的留存利润进行再投资,而较少的采用融资租赁,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在于国民对融资租赁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融资租赁的杠杆作用掌握的还不透彻,相应的融资租赁人才也比较缺乏,难有先进的租赁资产管理经验。因此,加大关于融资租赁的教育培训,大力培养融资租赁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对促进融资租赁的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