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职能转变研究——以共青团汕头市金平区委员会为例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y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下成立的青年组织,共青团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时又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与纽带。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党的执政方式与政府职能逐渐转变,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需求、工作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因为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青年群体更加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各类青年社会自组织迅速发展,这些变化使共青团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特别表现在共青团对青年的覆盖面缩小,对青年的凝聚力减弱,对青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下降等方面。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共青团传统职能已经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多元治理的社会环境,不能和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相匹配,无法履行好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职责。  论文基于多元治理理论,以共青团汕头市金平区委员会为实例,结合团金平区委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牵头各政府部门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社区矫正工作,与企业合作助推青年创业园成立,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开展水上安全救援等个案剖析团组织为适应环境要求开发的社会职能,进而指出在职能转变中共青团仍然存在的定位不清晰、资源松散、服务青年和管理青年模式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共青团要明确组织职能定位,完善组织结构,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探索建立新型运作机制,实现职能转变的新路径等若干对策。
其他文献
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采取
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健康中国2030”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大背景下,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一部分而备受关注。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虽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二者均是对健康风险进行有效分担的医疗保障形式,因而两者可以衔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二者进行衔接。以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在借助各自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