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Thomson实验室建立首株人胚胎干细胞系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已经相继建立1200多株不同的人胚胎干细胞系。然而,研究者们仍致力于建立新的人胚胎干细胞系,尤其是HLA配型及各种族人群的。人胚胎干细胞在体内外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的能力,并且能够分化成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的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使其具有将来进行细胞替代治疗的前景。同时,多能性胚胎干细胞的这些特性使其能够成为研究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及探索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混合型药物对其生物学发育影响的有效工具。但是,在进行人胚胎干细胞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是胚胎的来源。自Lerou等报道用体外受精治疗中剩余的形态差、发育潜能低的胚胎建系成功以来,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者关注于使用废弃胚胎来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因其能够避免部分伦理学上的纷争。但是,我们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废弃胚胎的低囊胚形成率及较差的囊胚质量。目前,有一些报道将胚胎进行群体培养,选择出最适宜胚胎发育的空间及密度能够有效促进胚胎的进一步发育,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同样,在动物中(如鼠、羊、牛等)也发现相同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胚胎之间分泌的一些小分子物质能够促进胚胎的发育并提高胚胎的潜能。但是,对于分泌的物质的成分仍不十分清楚。现在,对于废弃胚胎进行群体培养并没有系统完整的报道。本实验的目的为在固定培养液体积的条件下根据胚胎的数量进行分组培养以期说明群体培养对于废弃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从而,能够为体外受精治疗中的胚胎培养提供参考。同时,使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废弃胚胎来建立更多的人胚胎干细胞系以供科研使用。目的:探讨对IVF/ICSI周期中的废弃胚胎进行群体培养的结果及其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利用废弃胚胎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方法:1.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ET)患者无移植及冷冻价值的废弃胚胎,均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后用于实验。将收集到的胚胎按照来源进行分组,并在组内按照单个、两个、三个及四个群体培养进行分组,在体积固定的培养液中,经序贯培养至囊胚。2.采用机械法分离囊胚的内细胞团,将其种植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上,采用机械法反复传代纯化,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并完成鉴定。结果:1.本实验共收集我中心废弃胚胎1223枚,经囊胚培养形成囊胚221枚(18.07%),其中优质囊胚92枚(7.52%)。各组间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2.1PN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明显高于2PN胚胎和3PN胚胎(P均<0.05)。在1PN组,与单个胚胎培养组相比较,两个及三个胚胎培养的优质囊胚形成率增高(P<0.05)。在2PN组,与单个胚胎培养组相比较,两个及三个胚胎培养的囊胚形成率增高(P<0.05),同时,四个胚胎培养的囊胚形成率低于三个胚胎培养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单个胚胎培养组相比较,三个胚胎培养组的优质囊胚形成率增高(P<0.05)。在3PN组,与单个胚胎培养组相比较,三个胚胎培养组的胚胎形成率升高(P<0.05),与三个胚胎培养组比较,两个和四个胚胎培养组均降低(P<0.05)。3.利用废弃胚胎形成的囊胚,采用机械法分离内细胞团,将其种植于密度为3.5×105/cm2饲养层上,建立2株人胚胎干细胞系,并完成鉴定。结论:1.对胚胎进行群体培养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囊胚形成率及囊胚质量。三个胚胎进行群体培养为最适宜的数量。次之,两个进行群体培养。单个及四个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2.利用废弃胚胎能够有效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