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及美国现当代短篇小说开创人之一,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许多作品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尤其以曲折的情节、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出其不意的结尾而闻名。作为美国杰出的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新颖的构思,幽默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并且他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开辟了美国式短篇小说的新途径。因此,他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目前尚未有专著或论文从叙述学的角度阐释欧·亨利作品的独特的叙述艺术风格。鉴于此现状,本文试图运用相关的现代叙事学理论来分析欧·亨利的数篇经典短篇小说,目的在于发现其精妙的叙事技巧,展现其独特的叙事模式,为欧·亨利的作品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将以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叙述模式理论,阐释欧·亨利作品中关于人善恶的主题,多变的叙事角度,游动的叙事空间和协调一致的叙事时间,并从陌生化的理论角度分析欧·亨利小说的叙事风格,体现欧·亨利对重复这一技巧的使用对叙述学小说分析方面的贡献。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欧·亨利的生平、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及其研究现状。然后通过运用相关的现代叙事学理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欧·亨利的数篇小说写作艺术风格:第一章从主题的角度来分析其小说的叙述技巧的运用,分析欧崞利短篇小说中重复出现的主题。同情下层人民,赞颂人性的闪光点“自我牺牲”、善良、真挚、无私等美德,同时贬斥了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自私、贪婪、冷酷等人性丑陋的一面。这些为艺术结尾作了铺垫,使读者被其出奇不意的结尾所震撼,同时其结尾在情理之中。   第二章从叙事角度出发论述了欧·亨利使物理时间于心理时间有机统一地相结合起来,运用加速叙事和减速叙事的写作手法,合理调节叙事速度;客观地评价了叙事策略在欧·亨利及其作品中的重要体现,为鉴赏及研究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模式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角度。   第三章以叙述技巧的角度,探讨了陌生化技巧在欧·亨利小说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欧·亨利荒诞与幽默式的结尾享有盛名,所产生的“含笑带泪”和“含泪带笑”的艺术效果激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深思,使心灵一次次受到鼓舞。在他的作品中,通过情节、视角、以及语言的陌生化改变了人们早已习惯的自动感受模式,取得震撼的效果。这就是“欧·亨利法”,即在小说结尾处突然情节变化使读者感到出乎意外,可是转念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这种独特的结尾方式刻画了人物心灵、真情流露,爱憎分明,引起共鸣。  
其他文献
玛莎·诺曼是美国当代引人注目的女戏剧作家之一。1979年,她的处女作《出狱》在戏剧界崭露头角之后,引起了戏剧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之后她的力作《晚安,妈妈》在1983年获得普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抨击了英国的社会制度,揭露了社会的腐败和丑恶现象,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
目的查明一起突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毒原因,通过实验室气相色谱—质谱/质谱(GC-MS/MS)检测进一步确证。结果实验室检测发现此次食物中毒由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英语听力能力在英语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中排在首位,是人们进行交流时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听力能力较差,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听力更差,所以听力
随着全球化的全面深入,不同语言使用者间的交流越来越依仗于口译。始于50 余年前的对口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元化。口译在其发展期间更是成了一门学科。学科的教学中,三个基本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学生听说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计算机普遍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推动着大学英
以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为例,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并介绍了三星公司生产的S3C451 0B芯片的结构和特点,提出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
基督教思想对于西方文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西方作家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艺术理念以及作品的题材选择、结构框架和意象典故都从中获益匪浅。如果没有基督教,西方文学就不可
2017年12月19日下午,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老科协”)六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和六届五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海鹰出席会议,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