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西和湖南两省正式拉开跨地区深度互助合作之大幕的背景下,以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为考察之空间载体,根据经济博弈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方式,对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陶瓷产业内部分工与互助合作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首先,从以下几个角度以大量实际数据对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各个市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一是整体上在地区比较优势、地区综合产业优势、体制制度和市场状况等综合方面的差异;二是从产业分析角度,对试验区各市区的陶瓷产业进行了总体比较分析和评价。其次,进一步从以下几个角度重点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市萍乡市和株洲市并确定其陶瓷产业内部分工的模式类型:一是两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情况;二是陶瓷产业整体成长及转变的阐述;三是陶瓷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及变化分析;四是陶瓷产业代表性企业分析。最后,运用经济博弈理论方法,对以萍乡市和株洲市为代表的试验区的陶瓷产业内部竞合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进而对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陶瓷产业分工和合作应采取的模式进行了选择确定。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建立实现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并实施相应的保障措施。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一是自身作用机制,包括发挥市场和政府两股力量的推动作用;二是正常运转的实现机制,包括信息资源和物质要素资源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三是其保障机制,包括利益平衡、行为约束和评价激励机制。由此,措施如下:(1)增强试验区陶瓷产业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2)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多层次试验区组织管理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规范化的陶瓷产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3)加快试验区多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区内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物流人流的无障碍流动;(4)制定并完善有关试验区未来发展的规矩规则和制度,达成试验区利益平衡和行为激励的合规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