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果糖对人源菌群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和宿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lpwxl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胃肠道中定植着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物菌群,其结构和功能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益生元是一类人不能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被大肠中的细菌发酵,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改善宿主健康。寡果糖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益生元,很多研究表明它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但还没有研究在系统水平上调查寡果糖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以及宿主代谢的影响。若直接以人为对象进行研究,存在很多不便,如难以标准化受试者的饮食、采样困难以及伦理问题;很多研究采用人源菌群(Human Flora-associated, HFA)大鼠/小鼠为模型,并取得大量成果,但啮齿类动物消化道的解剖和生理特征与人的显著不同,所得结果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猪的消化系统的生理结构与人的相似性很高,更适合构建人肠道菌群的动物模型。因此,本实验室在前期的工作中建立了HFA仔猪模型,证明人的肠道菌群可以在原本无菌的仔猪肠道内定植。本论文以HFA仔猪为模型,用分子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寡果糖对肠道菌群的组成的影响,并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调查寡果糖对肠道菌群代谢和宿主代谢的影响。首先我们建立了针对人肠道菌群中最优势的细菌种群之一——柔嫩梭菌类群的类群特异性PCR-DGGE和克隆文库的方法。利用一对柔嫩梭菌类群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239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可以被DGGE很好地分离。11个健康人的粪便柔嫩梭菌类群DGGE图谱表明此类群的细菌组成具有宿主特异性;用DGGE对一个儿童的粪便柔嫩梭菌类群进行3年的监测,发现结构在前两年间有波动,而在第三年保持稳定。以一个成人的粪便总DNA为模板,用一个细菌通用的上游引物和一个柔嫩梭菌类群特异性的下游引物扩增1143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并克隆建库,挑取10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100个克隆均属于柔嫩梭菌类群;其中64%的克隆来自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6%来自Subdoligranulum variabile,2%是产丁酸细菌A2-207,28%来自未知菌种。通过对比克隆的239 bp片段在DGGE中的迁移位置和DGGE图谱中条带的位置,图谱中绝大多数条带的序列得到确定。结果表明柔嫩梭菌类群特异性DGGE和克隆文库是分析监测人肠道菌群中柔嫩梭菌类群的有效方法。为研究寡果糖对人源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我们采集一27岁的健康男性的新鲜粪便样品制备菌悬液,接种到剖腹产的无菌的仔猪的肠道中,构建了HFA仔猪。10只初生的HFA仔猪被平均分到对照组和益生元组,对照组仔猪食用基本食谱,益生元组仔猪在基本食谱的基础上每天饲喂一定量的寡果糖,如此持续至37日龄。在12日龄、17日龄、25日龄和37日龄收集每只仔猪的粪便样品,并提取粪便总DNA,分别用类群特异性PCR-DGGE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在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仔猪的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和数量。在四个时间点都没有观察到寡果糖对双歧杆菌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的HFA仔猪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丰度较高,益生元不容易对它们的数量产生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寡果糖主要影响了其他细菌:在12日龄,两种未知拟杆菌的水平被提高;25日龄,寡果糖提高了Subdoligranulum variabile的水平,抑制了属于柔嫩梭菌类群的一种未知细菌;37日龄,拟杆菌属的数量被寡果糖显著降低。此工作表明,寡果糖可以影响双歧杆菌之外的肠道细菌。我们发现寡果糖可以刺激S. variabile的生长,已经有研究证明此细菌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必要将它分离出来并进行功能分析,研究它与益生元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接着,我们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了HFA仔猪大肠不同区域内容物的代谢物组成,研究了大肠内菌群代谢的空间分布规律。用1H NMR图谱技术展示了10只37日龄的HFA仔猪的盲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内容物和粪便中的生化组成,发现不同部位包含的代谢物种类相似,有很多细菌的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有机酸、酚酸、甲胺类物质、各种氨基酸等;也有来自食物、宿主分泌或来源尚未确定的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胆汁酸和核酸碱基。用多变量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偏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PLS-DA)和正交偏小二乘法(Orthogonal Projection on Latent Structure, O-PLS)区分大肠不同区域的内容物和粪便的代谢物图谱,发现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从盲肠开始延大肠直至粪便逐渐降低,苯乙酸和3-羟基苯丙酸的含量在盲肠和近端结肠中明显高于远端结肠和粪便,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从盲肠到粪便依次升高,糖苷类大分子的相对含量从盲肠到远端结肠逐渐升高。本研究表明,由于大肠不同部位的生理生态状况不同,肠道菌群的代谢活动也有差异。HFA仔猪大肠不同区段的内容物中代谢物的变化与文献报道的人类大肠内容物的生化组成的变化趋势相似,所以有潜力成为研究人肠道菌群代谢的有力模型。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快速展现肠道内容物的代谢物组成,反映肠道菌群代谢活动的概貌,可以用于监测肠道菌群的活动,研究外来干预(如益生元、益生素等)对菌群代谢的影响。粪便中的代谢物组成不完全等同于大肠内容物的情况,所以在下一步研究益生元对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时,需要分析结肠内容物中的代谢物组成的变化。为研究寡果糖对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的影响,5只对照组和5只益生元组仔猪在12日龄、17日龄、25日龄和37日龄的粪便,以及37日龄的近端结肠内容物、远端结肠内容物和尿液被采集。用NMR展示这些样品的生化组成,用正交偏小二乘法(Orthogonal Projection on Latent Structure, O-PLS)比较两组仔猪的NMR图谱。在4个时间点两组仔猪粪便的生化组成没有显著区别。在37日龄,益生元组仔猪的近端结肠内容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低聚糖、葡萄糖、乙酸、丙酸和核酸碱基;但寡果糖主要影响了HFA仔猪远端结肠内容物的代谢物组成,提高了低聚糖、葡萄糖、乙酸、乳酸、核酸碱基和多种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胆汁酸的含量;益生元组仔猪的尿液中含有较高水平的丙氨酸、甘氨酸、肌酸、磷酸肌酸、乳酸、柠檬酸,但尿囊素和尿素的含量较低,一些由肠道菌群或者由肠道菌群和宿主共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如二甲胺、苯乙酰甘氨酸、三甲胺、三甲胺氧化物、马尿酸和4-羟苯基乳酸的含量在两组仔猪尿液中有差异。从这些代谢变化推断,寡果糖主要在HFA仔猪远端结肠内发挥益生元功效:寡果糖被结肠菌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从而影响了宿主的能量代谢;寡果糖调节菌群对氨基酸的代谢,影响了宿主的氨基酸代谢,改善宿主机体的氮平衡。寡果糖降低结肠中胆汁酸的现象说明它有一定预防结肠癌的作用。寡果糖对结肠菌群/宿主的核酸代谢也有影响,但其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可以用于监测营养干预对肠道菌群和宿主代谢的影响。本研究用HFA仔猪为模型,调查了寡果糖对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以及宿主代谢的影响,为下一步研究菌群结构和菌群功能、菌群代谢和宿主代谢之间的关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线索。
其他文献
水是生命之源,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
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带来了众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免的风险,这些风险形成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本文基于此对其进行了分类,然后对如何控制风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措施。
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中,增量动力分析(IDA)常被用于计算结构的动力反应、损伤性能及可能的经济损失。这种定量的危险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选择一组地震波并完成结构非线性模型的I
<正>随着"博洛尼亚进程"在欧洲各国的推行,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在各国实践中遇到一些困难。 对此,欧洲大学协会主席埃里克·布罗蒙特(EricFroment)前不久表示:"各国政府正在对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橡胶减振器动刚度预测方法,对方法中的材料本构模型、有限元模型、动刚度预测流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此方法对某惯导减振器进行预测,获得减振器动
锡伯族原是鲜卑后裔,起先居住在东北,与蒙古族、满族、汉族相交融。清朝时期,国家为加强西部边陲的安全,派遣锡伯族4000余军民迁徙西北驻防。在西北多民族文化生境下,锡伯族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后不同炎症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移植后在大鼠梗死心肌中的定位、存活及分化情况 ,探讨细胞治疗的最佳时间窗 .方法 :建立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在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丢失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75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治疗组、替米
文章应用交叉分组法来研究和比较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在预测股票未来收益率上的能力,结论认为会计盈余的预测能力高于现金流量。通过两次有效性检验,证明了使用交叉分组法来研
直立百部S.sessilifolia(Miq.)Miq为百部科百部属植物。直立百部作为传统中药百部的三大来源之一,具有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之功效。对百日咳,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蛲虫病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