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调筋正骨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调筋正骨手法治疗该病的疗效依据,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骶髂关节综合征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课题所有病例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至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患者。将符合骶髂关节综合征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按照1至72进行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试验组(调筋正骨手法)36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36例。所有患者每次治疗时间均为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间间隔2天。采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ERES(包括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及疼痛程度(Pain Degree))、改良中文版Oswestry腰痛评估表(ODI),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SPSS26.0统计软件整理数据,并进行归纳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从VAS、PD分析:两组治疗前VAS及P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组内比较,治疗后分别采用组间比较,结论均有差异(P<0.05),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但调筋正骨手法在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2)从ODI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总分评分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采用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法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调筋正骨手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手法。(3)从临床疗效分析:经2个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总人数36人,其中痊愈3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人数36人,其中痊愈1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筋正骨手法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结论(1)调筋正骨手法、常规推拿手法,在临床上均能有效治疗骶髂关节综合征患者。(2)通过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在VAS及PD治疗前后的评分,调筋正骨手法及常规推拿手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但调筋正骨手法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3)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DI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调筋正骨手法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本课题表明,调筋正骨手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