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及意义本科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的核心。通过对两学校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理论研究、问卷调查的量性研究及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目前护理本科学生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构建符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目标需求的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教育策略,对我国护理本科教育者、临床教学管理者在情感教育方面有所启示,为我国护理学生职业情感教育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为最终达成高等护理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后备军奠定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山西省两所高等护理院校,涉及山西医科大学与山西中医学院所有护理专业的在校本科生。2.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理论研究,分析并明确本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3.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不同学制护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态度的的量性研究,深入对比不同学制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整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推断。4.运用访谈法的质性研究补充说明不同学制护理专业本科生量性研究欠缺之处,进行更广泛、至深的缘由探究,以结合量性研究内容探索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护理本科生整体职业态度倾向积极,其中职业认知情况最好,情感成分与意识行为倾向存在矛盾倾向。2.不同年级对比中,一年级学生职业态度高于二年级、三年级,但又低于四年级。3.不同学制对比中对口本科学生与专升本,本科学生职业态度之间有差异存在。4.不同填报志愿护生在职业态度某些维度中有统计学差异存在。5.不同性别中职业态度存有差异。研究结论及建议造成以上这些状况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对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当前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现状及成因,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改善与培养策略:以人为本职业态度培养指导思想;以价值观教育、学生为本、护理专业为特色的培养主要原则;以进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基础,着力护生职业角色的塑造;以优化师资队伍为导向,树立护生职业态度的榜样效用;以课程设置为主体,努力提升护生职业情感;以改良职业实践环境为重点,增强护生职业认同为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