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血清OPN的水平及意义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b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常见临床综合征,是许多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和心肌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尤其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介导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介导多种生理功能:炎症与免疫,细胞粘附,信号转导,参与骨代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等。最近有研究证明OPN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管与主动脉瓣膜钙化、新生内膜形成和心肌重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 本实验通过检测血清AngⅡ和OPN的浓度,观察OPN在对照组与心衰组中的差异,以及心衰组自身对照,初步探讨OPN在心衰患者中的水平;观察血清AngⅡ、OPN的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相关性,观察OPN与CH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评价收缩功能障碍,是否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预后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材料与方法: 选择9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心衰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肘静脉血液3ml,收集对照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液3ml,置于普通试管,待凝固后,予2500r/min高速台式离心机离心5min,取上清液,置-80℃冰箱冷冻保存。所有标本收集完毕后,用ELISA法测定血清AngⅡ和OPN的浓度;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应用SPSS11.5版统计软件对所有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心力衰竭组血清AngⅡ、OPN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2.血清AngⅡ、OPN的水平随心衰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3.血清OPN的水平与AngⅡ呈正相关(r=0.954,P<0.001);4.心衰患者血清AngⅡ、OPN的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 结论: 1.血清OPN与AngⅡ正相关,提示OPN与RAAS系统的过度激活共同作用于CHF的发病过程,导致CHF的心功能恶化。2.血清AngⅡ、OPN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恶化、LVEF降低而升高,说明OPN同AngⅡ一样,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预后及临床治疗的辅助指标。3.血清AngⅡ、OPN水平随着LVEDD扩大而升高,表明OPN同AngⅡ一样,对评价左心室重塑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presents with aphasia, with or without other minor cognitive dysfunction. It refers to core lin-guistic disorders caused by neurodeg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在此基础上,研究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 ,2-ME)、抗坏血酸(a
目的:通过术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眼部炎症反应及组织病理变化之间的比较,研究透明质酸钠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是否具有抗瘢痕作用。方法: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共60眼),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丘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疗效,加深对丘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对2013-12-30至2015-11-13的住院46例孤立的单侧丘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
目的观察肝叶切除术中患者对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的耐受情况及低中心静脉压对出血量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探讨肝叶切除术中较佳的中心静脉压值。方法选择97例ASAⅠ~Ⅱ级择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