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它的颁布和实施不仅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现行会计准则大幅度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与决策更相关,更有用的会计信息。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为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是否更有利于相关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了可供量化的证据。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三个部分。理论部分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接着对价值相关性和资产负债表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简要回顾了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资本市场中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价值相关性研究中四种重要的研究范式:信息观、计价模型观、计量观和契约观,最后从理论角度重点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2003-2005年和2008-2010年分别作为新会计准则执行前后两个研究期间,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构建了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新会计准则执行前后会计信息整体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检验了新准则执行后会汁盈余、每股净资产、经营现金净流量的价值相关性程度是否有所提高,并特别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价值相关性大小进行了比较研究。本部分还重点探讨了信息披露质量等级不同的公司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其价值相关性提高的幅度是否也会有所不同。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①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整体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了,收到了准则制定的预期效果。②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有了显著的提高,体现了其在投资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③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资产负债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仍然弱于利润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新准则倡导的资产负债表观暂时尚未替代利润表观。④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表现出了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重视。⑤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高公司,其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程度要高于质量较低的公司。这说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⑥新会计准则执行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公司,其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提高的幅度更大。这说明新会计准则的效果在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公司上体现的更加明显。
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及研究的局限,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