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回顾性研究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对疗效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09年09月至2010年11月在我科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并行椎体强化术的45例患者(每个患者都是单一椎体)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设定的分组方法,将这45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骨水泥在骨折线弥散不良,B组:骨水泥弥散在骨折线但不连通上下终板, C组:骨水泥弥散在骨折线且连通上下终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量每组术前术后值进行对比评估。随访时间为术后3天、3个月、5个月。 【结果】:选取的45位患者,男性14位,女性31位,所有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5个月VAS值较术前VAS值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即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的改善,C组和A组、B组患者术后3天VAS均值分别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3天VAS均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5个月VAS均值分别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5个月ODI值较术前ODI值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即患者术后功能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C组和A组、B组患者术后3天ODI均值分别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3天ODI均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5个月ODI均值分别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即C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较A、B两组患者明显,随访3个月后三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明显。 【结论】:OVCF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在疼痛及生活质量上均有明显的改善, C组患者术后即时疗效较A、B两组患者明显,随访3个月后三组患者疗效差异不明显,故在行椎体强化术时,术者不必刻意调整角度追求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广泛弥散分布。